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家电

耳机大家坛版主谈 定制与非定制区别(全文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2-26 13:32:17 人气:

  黑木奈奈

  开篇之前我要先在此表示感谢:很荣幸的获得了这篇耳机大家坛耳塞/随身听综合区版主54135413uu所撰写文章的转载权。此篇文章对于定制耳机和非定制耳机(单指动铁)的区别与共性做出了深度的剖析与专业的。能够对意向购买定制耳机和想要了解定制耳机的朋友起到指导和知识普及意义。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随身音频发烧友在关注定制耳塞,这种现象不知道能否间接的体现出富裕的人变多了,或者是人们对于耳塞价值的认知度和对享受追求的程度提升了。不过我认为这至少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相比于把钱花到网络游戏或其他消遣上,对于器材的追求还是值得的。

  用户购买定制耳塞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几类:为炫耀或满足心或提升内心的满足感而买,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质而买和为了装饰的更好看而买。无论以哪种需 求或哪几种需求而买,获得更好的音质,都是这些用户购买定制耳塞的一个重要理由。在这里,引用一段我在《随身音频系统入门》第一版里所写的一段话,为接下来的讨论作为引子。

  对于一个初听到定制耳塞的人来说,可能认为其差距是质的。但我们认为,这种所谓的质的差别更主要的来源于心理。首先,定制耳塞价格都不菲,所以对于这样一 种不菲的东西,即便发出什么声音,用户对它评判的价值很大程度上都受它的价格影响(详情请见《怪诞行为学》一书中有详细解释)。因为用户从心里就接受‘定 制的声音就是好的’这一思想。为了肯定这个思想,定制的用户在最初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分辨和非定制的不同上,通过心理期望和用户本身的偏好以及用户内心对 于定制耳塞的价值所设定的锚,把优点无形的放大了。

  实际上,定制耳塞和非定制耳塞除了耳塞腔体空间的面积不同和外壳材料不同外,结构上的差异很小,甚至可以使定制和非定制耳塞相互。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实 践经验,我们认为定制和非定制的在声音上的区别是不大的,下文会从影响声音的各个因素来说明,定制和非定制的相同与差异,以及为何定制耳塞价格普遍较贵的问题。

  动铁式耳塞的零件构成:动铁式耳塞大致由外壳、(密封耳塞套)、耳塞线、(耳塞线材基座)、发声单元、单元传声导管、各种线缆、分频器组成。

  在这些构成动铁式耳塞的零件中,耳塞线以及耳塞腔体内部的线缆的可替代性比较强,或者说可以完全相同,所以在本文内不进行重点的讨论。除此外,我们将对非定制动铁耳塞和定制动铁耳塞的外壳、发声单元、单元传声导管和分频器进行逐一的比较。

  从发声单元上来说,目前市场上的动铁耳塞厂商大部分都在使用娄氏的单元,各个厂商可搭配以及单元选择、调配的资源相对有限,结构也比较单一。而且娄氏应该也不会有‘这款单元指定卖给哪个厂商,而其他厂商不卖’这种行为。

  不过,动铁单元供应商也有可能有为一个或几个动铁厂商定制单元的服务。如果没记错的线里的其中一个单元,是打着UE的Logo,不知道是否是 UE向娄氏或其他单元供应商定制制造的。不过,这种情况似乎也仅此一例,目前这些在产的动铁耳塞,再也没有见过打着自家logo的发声单元。

  鉴于这些单元型号基本通用,厂商在可调配的单元上资源基本平等,那么各种耳塞的单元搭配组合,应该也是可以完全复制的。但为什么又有很多人说原厂的比国内师傅做的声音要好呢?我个人认为可能在于分频结构的差异上。

  分频结构可能是动铁定制耳塞里,一个个人技术以及对音乐的理解的地方。其声音差别也主要来源于此,而分频结构和参数,我不知道现在能否用仪器和经验准确的分析出。这或许是原厂定制和国内师傅所作的复制品在声音有差异的根源所在。

  发声单元的导管材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地方,声音从发声单元发出后,经过这些导管,在导管上声音会进行反射,各种导管的材料对于声音的影响是直接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在滑滑梯的时候,滑金属做的和塑料做的区别很明显,各种硬度的区别也能感受出来。

  通过观察发现,动铁定制耳塞与动铁非定制耳塞在发声单元在耳塞腔体内摆放的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动铁非定制耳塞为了控制体积,在耳塞腔体内一般多采用 单元排列的方式。而定制耳塞则采用各个频段发声单元分离的排列方式。定制耳塞的发声单元导管的形状与长度也和非定制耳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个人认为 此项对声音的影响直接,但和其他几项因素相比,不算明显。因为动铁非定制耳塞的单元,虽然采用式排列,声音依然很好。

  这或许是动铁定制与动铁非定制的一个显著区别,定制耳塞是用耳印铸成外壳从而对耳道进行直接的密封,而非定制耳塞主要用耳塞套对耳道进行密封。其 密封性上,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声音在耳朵里反射所接触到的密封材料对于声音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其定制耳塞套的更换,对于声音的改变直接且明显。

  一般认为,定制耳塞与鼓膜的距离相比非定制耳塞要近一些,但从实际佩戴的角度来讲,两者的距离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1.如果动铁非定制耳塞在外壳材料(定制耳模或耳塞套)和定制耳塞一样,又能耳塞套与导管间的密封性,而且非定制动铁的导管材料和定制耳塞是相同的。那么其声音会非常接近其定制形态,其接近程度或许是人耳无法分辨的。

  2.所有动铁定制耳塞经过后,都可以变为非定制耳塞,而且声音基本无变化。定制耳塞可以塞下更多单元所以声音更好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不管定制 耳塞塞下再多的单元,依然在你的耳廓里,定制耳塞相比非定制,在尺寸上并没有大于你的耳朵。定制耳塞的好处只是在于可以根据你耳朵的形状来把单元尽量平整 的塞进去。而动铁单元的声音和码放的空间大小没有正相关性,其是那些多单元非定制用很小的空间,也营造出了很好的声音与素质和声场范围,而且动铁单元 的发生结构也和传统意义上的动圈单元不同,所以对于单元的空间没有明显的要求。但单元码放的或许对声音有一定影响,不过定制单元无论如何码放,也都在 你的耳朵的范围内,并不会大于你的耳朵。

  基于此推论,可以说明为什么很多人去收购原厂动铁定制去改模,因为在各方面都一样的情况下,其改模后的声音应该也是一样的,但成本又要比购买原厂定制低许多。

  3.除了改模以外,动铁定制耳塞也可以变为半定制(统一的外壳+定制的耳塞套),而JHAudio也确实有样品可以试听。如果能有一个通用尺寸的外壳, 可以足够塞下并且按照原厂单元的码放方法进行编排,发声导管的长度、角度、材料可以和动铁定制耳塞完全一致,在接上定制耳塞套后,其密封性可以得到保 证且耳塞套的材料和原厂定制耳塞外壳的材料相同,那么其声音应该非常接近或完全一样。其好处是更容易交流听感,也会有更多的人购买,因为其转手的价值要比 动铁定制耳塞高许多。

  这些分析的结果,可以说明在动铁耳塞中,定制与非定制的构造差别并不大,甚至是可以相互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看到类似此类产品出现。

  为何在价格上定制耳塞相比非定制耳塞高出很多。为何在中国,制作动铁定制的师傅比非定制制造商还要多。以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差异问 题---人工成本。美国的人工成本非常高昂,制作定制耳塞,人工成本可能是最贵的。而批量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美国制造商降低一定的制造成本;而在中国 恰巧相反,对于国内定制的师傅,相对廉价的人工成本和定制耳塞相对高昂的售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其价格普遍比国外定制要低一些。

  对于音乐的理解或对于音乐的,可能是耳塞设计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之一。由于音乐和普及度以及普及时间的区别,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有可能 导致每个耳塞设计者对美的和认识也是不一样的。中国在这方面,或许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当然,并不是说国内的师傅审美一定比国外的厂商差,但普 遍来说,中国整体在这方面的素质,确实和国外有一定差距。

  在创新方 面,我觉得也是耳塞设计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甚至是差距。进到国内师傅的销售贴里,就会看到各种型号如同UE10pro、UE11pro、 JH13pro、JH16pro、ES3、ES3x、ES5、ER4。连型号都没改,而且宣传的还是和这些原创的原厂耳塞的一致度有多么的高。师傅们很清 楚,潜在用户更愿意购买这些型号的耳塞。但这背后实际是隐藏了耳塞制造产业的懦弱与不进取。为什么这些用户喜欢购买这些型号的耳塞?因为这些耳塞是创新 的、进取的、领导这个行业进步的产品。

  以我个人来说,即便声音真的差别不大(何况我周围的很多朋友普遍感觉差距明显),我可能依然愿意花费2倍的价格去购买原厂的耳塞,因为这笔钱不仅是对于消费者的听感体验上的提升,更是对创新的尊重,如果把钱交给这些厂商,或许在未来可以听到更好的声音。

  这句话虽然偏激了一些,但实际上也反映出动铁发声结构所存在的瓶颈。动铁耳塞的高解析度、高灵敏度是其宝贵的优点,其声音普遍偏硬、自然度相对缺失和声音 相对干瘪也是事实。目前的解决办法主要是增加单元的数量,但实际上并未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多单元的结构一方面源自于助听器,一方面可能源自于多核心的概念。以CPU为例,CPU的 多核心发展是建立在核心数量、核心关联结构和核心本身的多重提高而进步的。目前动铁单元本身的生命周期过长,单元数量和分频结构再优秀,核心本身提高速度 偏慢依然是无决这些长久以来的问题。在动铁发声结构上的技术创新与改进,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味的增加单元数量的发展趋势,或许和助听器越发的接 近了。

  此文只是动铁定制耳塞与动铁非定制耳塞间的问题讨论,因为动圈定制的发声结构和动铁定制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不在此文讨论范围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