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IT产业动态

郑州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 隆起省会发展新高地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5-7-8 20:50:47 人气:

  中原网讯(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刘 招 赵柳影)一个产业集聚区引领一个行业,一群产业集聚区隆起一片高地。

  郑州是八大古都之一,商贸曾经是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如今,产业集聚爆发的能量,让这座古城发出熠熠。国内手机制造商抢滩,格力、海尔电器落子郑州,富士康、阿里巴巴、北车、南车的掌门人把目光紧紧盯在中原、盯在郑州。因为在郑州,1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12个特色商业街区提供了电子、汽车、智能手机、生物医药等完整的产业链,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的商都正以崭新的形象迈上国际舞台。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73.6亿元,三年年均增长14.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从业人员达到76.6万,比2011年增加21.7万,带动城镇化由2011年的64.8%提升至68.2%。

  大投资 栽梧桐树苦练内功

  郑州近年来在产业聚集区的投资建设,堪称大手笔。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6.8亿元,同比增长3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508.3亿元,同比增长14.8%。主导产业增加值完成942亿元,占比达到62.5%。其中,省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完成投资1623.4亿元,同比增长48.3%。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在建亿元以上项目531个,完成投资1324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10个。

  在省级产业集聚区方面,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5.6亿元,占全市产业集聚区的比重达到83.5%;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2个,占比达到79.4%;竣工亿元以上项目个数86个,占比达到78.2%,成为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

  抓机遇 引三力项目筑高地

  机遇向来是给有准备的人。

  面对“一带一”的战略机遇,郑州的主政者和相关职能部门,瞄准“国际影响力、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三力型项目,奔波在珠江三角洲和北上广招商的上,加快产业链招商和集群招商。

  以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为载体,拓平台、招大商、破瓶颈、创优势,奋力抢占区域发展制高点。以河南电子口岸上线运行、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国内率先突破、汽车和肉类口岸获批、上海自贸区海关国检创新制度复制实施为标志,实现了“关口”建设大突破;以北车、南车、酷派、正威、阿里巴巴、京东商城、渣打银行等36家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前20强新进入驻为标志,实现了招商选资大突破;以东风日产60万整车项目、弗雷森5000台大功率智能变速拖拉机、友嘉精密机械产业园、穆尼飞机、菜鸟网等17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落地为标志,实现了产业集聚提升的大突破;以E贸易日峰值达到100万包、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00亿元、郑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为标志,实现了新型业态发展的大突破。

  2014年,签约项目272个,其中“三力型”项目65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669.2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省级产业集聚区签约项目230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20亿元。华强平板电脑生产、中国北车、海尔冰箱、和润粮油加工等65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高新技术、中牟汽车等1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均新引进1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

  目前,已形成以富士康为带动的“研发设计—软件及系统集成—生产制造—航空物流”为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集聚手机整机和配套企业89家,手机产量突破1.4亿部,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的1/8;形成了以东风日产、宇通为带动的“技术研发—发动机生产—零部件生产—整车组装—汽车贸易—后市场”为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零部件配套企业达316家,整车产量突破50万辆;形成了以E贸易、华南城为带动的线上线下“体验—展示—交易—结算—物流”为一体的O2O新型商贸产业链和以航空物流、郑欧班列为带动的“运输—销售—结算—制造—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链,带动郑州产业发展步入集群集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快车道。2014年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由2011年底的33.7%提高到47%;高耗能产业比重由2011年底的51.8%降至42%;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较2011年分别提高3.7和4个百分点,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志性突破。

  搭平台 促创新接轨国际

  眼界决定胸怀,胸怀决定高度。

  郑州把产业集聚区定位为郑州与国际接轨的平台。

  近年来,我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带动、创新驱动转变。围绕投资便利化、金融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监管便利化“四个便利化”,大力推进关务体制,上海自贸区9项海关、8项检验检疫创新政策的复制实施,“三个一” 通关体制的突破,联通国内12个关区的电子口岸的上线运行,汽车、肉类、粮食、药品口岸和全国邮政第四转运口岸的建设,搭建起了郑州与国际接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对外格局。

  在全市规划启动20个集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园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及配套服务体系,打造鼓励科技研发产业化的万众创新链;依托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完善从低端到高端梯次发展的大众创业链;健全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要素配套扶持“两金一扶”体系,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保障链;实施 “智汇郑州·1125”人才引进计划,打造科技研发的人才支撑链,实现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2014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886亿元,同比增长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