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IT产业动态

内容行业的两个变化:国进民退和庸俗化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5-20 2:34:42 人气:

  被有关部门约谈整改后的新浪热搜重新上线,不出意料,果然是满屏的正能量,从时代楷模到春晚主持阵容,还有苹果召回部分iphone,最的也不过是浙大学霸微信31个好友。

  除了热搜榜之外,还增加了新时代榜单,榜单的内容不用说也想的到,从“小姐姐奔赴祖国边防一线”到“天山隧道的打冰人”,非常感人和正能量。

  而在前不久,今日头条、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也被约谈了,今日头条宣布将自己的社会频道下线,几乎一夜之间,各大纷纷上线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频道:新时代。

  而在几天前,一位就职于某内容平台公司的朋友私下透露,接下来,自内容无法再上网站门户首页的推荐位了,所有首页重要的新闻,都需要从那些合规有资质的新闻源里去找,这对于那些靠流量和广告分成作为主要收入的自来说,无疑是判了死刑,没有平台推荐,就没有阅读量,有自朋友在群里贴了一张图,大意是说过完年大家可以找工作了。

  事实上,一些做自流量生意的工作室,手上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大号,光景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几十万,现在也已经开始将业务慢慢向企业微博微信代运营,软文撰写,甚至内容上了,感谢网信办,现在刷榜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国进民退,很多人望文生义把他理解成国家进步生活水平倒退,其实是说国有企业渗透到民营市场中来,延伸到内容领域,就是那些或者有新闻资质的,开始渗透到新领域,并且这种趋势在2017年,2018年初,表现的尤为突出和明显。

  2016~2017年,以BAT和今日头条为首互联网公司,纷纷上线各种自内容平台,鼓励内容创作,并且拿出了非常诱人的补贴计划,开始新一轮轰轰烈烈的内容大战,在补贴和分成的刺激下,很多人开始了内容创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非常多,比如虚假新闻,比如追求流量,比如抄袭,比如标题党。

  内容平台面临的是一个从未有过的现象和问题,那就是差不多是从0开始规范和驯化这些内容产品,这些写过字或者从来没写过字的自作者,如何在网上正确的生产出一篇内容。

  为了防止版权纠纷,头条投资了东方IC,有了免费图片库,为了规避抄袭现象,出现了骑士这样的第三方平台,为了杜绝标题党,一些平台后台标题库里屏蔽了诸如“惊呆了”这样的词。

  国进民退意味着内容进入到一个中心化时代,自的红利差不多消失了,我可以试着列举一下为什么现在投资机构不投内容行业的几个原因:1政策风险2不赚钱3好的人才不够4天花板太低。的大举进入,势必会稀释掉一部分自的空间,虽然庙堂的本意是正本清源,但正如减脂肪也会顺带减掉一部分肌肉一样——优质的内容也会受到冲击。

  庸俗化的意思是,不仅仅是内容质量本身变得低俗泛滥,着一些刺激感官的元素,并且从形式上,内容变成kill time和提升数据和用户停留时间的利器,从而失去了内容本身应有价值。

  内容本身是带有作用的,做做久了,我们都希望我们生产的内容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一堆网上垃圾,但现在的趋势来看,大家似乎更倾向于无脑的娱乐方式和阅读习惯了,乃至内容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差不多10家公司上线了在线直播答题产品,王思聪映客花椒YY百度头条爱奇艺UC都在做,还有新的公司要入局,关于这个风口大家众说纷纭,我想说的是撒币大战背后的出题团队。

  首先,这个游戏题目不是重要,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但没有题目是万万不能的,除了第一批上线的团队有自己的出题团队之外,后续跟风的玩家题目怎么办?当然是找!外!包!啊!

  我说一下行情,一般来说,一场答题12~15道题目,至少要准备100道题目供运营筛选,因为要一定随机率和防止作弊,那么一个星期题目的消耗就在1000左右,那么从题库储备的角度来说,至少2000道题目才可能启动,这还是一天一场的节奏,像芝士超人冲顶大会和百万赢家这种大咖,一天好几场,题库里的题目至少是上万道。

  那么多的题目哪里来?比如芝士超人是有一个专门的出题团队,并且这些团队全部签了保密协议,恕我能力有限,采访不到核心人,那么其他的小的撒币平台就临时抱佛脚找大学生去做。一道题从5块钱到10块钱的都有。

  几千道题目,一层层外包,你可能想象不到,你相信你做的答题是一个在校兼职大学生在网上花几分钟随便抄的,一天几百题,一天就能赚几千块,科书,从网上,甚至从竞争对手那各种扒,然后汇总,交活儿,进入题库,运营再从题库中随机抽选问题,我之前写过《做号江湖》,没想到没到一年,做号江湖出现了异种,出题江湖。

  悟空问答之前被爆出高价挖知乎300大V,并拿出了非常丰厚的补贴去招徕优质的KOL去答题,事实上不光是悟空问答,其他产品线,比如微头条,也是简单的去新浪微博砸钱挖人的战术。技术出身的张一鸣,似乎对钱非常自信,前几天,根据小互的爆料,悟空问答还上线了一个分享有钱的产品,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把一个问题分享给你,你回答了,这样大家都能获得钱。有博主晒出了自己分享后获得的红包,虽然只有几毛钱,但难掩开心之情。

  打车优惠券,美团团购优惠券,上门洗车优惠券……这些营销性质的互联网H5伴随着各大公司之间的风口大战,不断的出现在社交平台上,而且就和牛皮癣一样,屡禁不止,我不排除有人真的会觉得一两块钱的优惠券是刚需,但就和分享有钱一样,分享出去造成的信息污染,相比获得真正的回答来说,要大的多。

  至于产品逻辑,无非是希望利用补贴(红包)的形式,去各大社交平台薅流量和社交关系,当然了还有优质内容,但说真的,我从未见过问答问题还可以像营销优惠券一样满天飞,利用大家贪小便宜的心态,去充实自己的问答内容,问答能玩成这样的,估计也就悟空问答了。

  我个人觉得悟空这样做,是对内容生态的一种而不是促进,把问答和钱挂钩,并不能直接倒推出优质内容,不管是分享还是补贴,用钱吸引来的是那些对钱感兴趣的群体,但并不意味着就能买来好内容。

  无论是30亿砸MCN也好,还是20亿补贴内容创作者,对于视频创作者来说,版权才是最大的痛。原创成本太高,搬运才是最佳方式,现在大部分视频内容要么是从秒拍和快手上流出,要么就是洗电影剪辑的片段,我原本以为是个案,没想到如今平台也成了。

  这是一个合作信息,简单来说,如果你有视频资源,不管是什么,直接一口价买断,这些视频最终会流入到短视频自创作素材库里,供短视频创业者去各种剪辑演绎。

  我怎么觉得变了味儿呢?我原本以为的短视频创业,是像一条二更这样的优质内容,哪怕做不到那么精致,哪怕做个《陈翔六点半》或者《大飙哥带》也可以吧?结果变成了,把以前过期电视剧电影的拿出来做素材,让短视频创业者去剪辑出一个30秒到几分钟的视频,然后配上一个《手撕鬼子不够用了,抗日神剧还有这种操作》的标题,刷刷刷的骗流量,并且,效果还特别好。

  以前因为洗稿的抄袭的原因,还会对做号者进行和打击,现在可好了,平台帮自人铺好了一切道,就等着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把这些低价收购来的内容,变成真金白银的广告费。

  《娱乐至死》说,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文化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剧。而现在,我们似乎正在坠入英国作家赫胥黎所描写的《美丽新世界》的场景中:人们不是在下接受,而是在商业消费文化的下,自动放弃了思考能力。

  唆麻这个词也是出自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在小说中是一种类似毒品的致幻剂,也是大众工作后获得的报酬,有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准时准点刷着答题,在一部接一部的网络大剧中了一个又一个晚上,靠一个个短视频陪伴我们入睡前的最后时光,不正是类似唆麻一样的低满足感的消费品吗?内容行业已经如此,再说什么内容创业者的春天,恐怕意义不大了吧。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