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IT产业动态

云计算:中国IT产业国产化的突破口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10-7 13:22:13 人气:

  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过去无法取得成功市场应用的核心原因有三点,这三点恰恰对应了IT产业的三大特征:

  2、安迪比尔定律,需要市场生态体系反哺技术持续升级,带来正反馈循环。安迪比尔定律意指软件的更新抵消了硬件性能的提高,微软为了维持在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不断地推出功能更丰富的新一代操作系统,这造成了系统软件不断升级,也对硬件的需求越来越高。安迪比尔定律成立的根源是微软和英特尔利益上的契合而形成的Wintel联盟:一方面,英特尔遵从摩尔定律生产的芯片性能不断提升,了微软的开发人员追求软件开发的效率而无需计较对硬件的消耗;另一方面,微软新一代的操作系统提升了对硬件性能的要求,淘汰了性能落后的硬件,了英特尔新一代芯片的市场需求。

  从1985年第一代Windows OS发布以来,操作系统演化的同时对硬件要求的配置也越来越高。基本上,Intel研发的新的处理器在十年后都成为Windows OS要求的最低配置,最低配置实质上意味着流畅运行都无法。英特尔和微软之间相互照应,形成了一个螺旋向上的闭环,与相对弱势的Windows软件开发商和PC厂商共同打造了一个PC产业的市场和产品生态: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商)+软件开发商-惠普、戴尔(整机商) - Intel等(芯片、存储等硬件商)。而对于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软件产品,受市场和技术的无法有效地实现国产CPU量产及商品化,进一步的研究经费不能,没有像国外CPU生产企业形成资金的循环。

  3、普适性与耦合性高,一旦形成上下游产业生态,新进入者难以撼动。IT产品的普适性高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品而言的,传统工业品由于物理规律的,常常要在不同的功能之间权衡取舍,但是IT行业尤其是软件产品不受物理因素的,可以做到普适性的面面俱到,因而更容易垄断。

  IT产品的耦合性高是指上下游具有很高的相互依赖性,例如Windows只支持x86架构,又如Windows上的应用软件不能在其他操作系统上运行。微软软件的易于使用是建立在达到耦合性的基础之上的,这要求用户必须掉一些个性选择来适应通用性。以Windows为例,与其耦合的应用软件、硬件很难兼容新出现的操作系统,因此其地位难以撼动。

  除了上述微软的商业手段外,产业性质决定的紧耦合性也可以与普适性结合带来垄断。对IT行业的后进者或者弱势者来讲,普适性高意味着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效用很难区别于先入者或强势者,而耦合性高决定了先入者或强势者凭借着已经建立起来的上下游生态优势,可以轻松抵御后进者的挑战,地位很难被撼动。这里最典型的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绑定IE浏览器轻而易举击败了如日中天的网景浏览器。

  CPU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具有战略和市场双重属性,不但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更需要庞大市场生态的支撑,所以除非出现IT技术,否则很难传统产业体系。

  过去的三四十年间,IT业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这包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大型机向小型机的转移、九十年代服务器/客户机架构的普及,以及21世纪初互联网和Web的兴起。历次IT技术有个共同的特点:无论原有的基础软硬件公司占据多么牢不可破的垄断地位,一旦不能适应新的IT技术变革,“洗牌”在所难免。

  第一次IT技术,大型机转向小型机和PC本地计算,基础软硬件由IBM垄断转向Wintel联盟的崛起。在计算机出现不久的年代,企业的数据中心最开始采用的是以主机为核心的计算方式。这是一种完全集中的方式,基础软硬件基本由IBM垄断。由于计算机的能力和计算需求都相对有限,能够拥有计算机的企业只需要部署一套主机系统就可以满足所有业务的需要。但随着计算需求的增加,一台主机逐渐就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虽然主机本身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都比较高,但是它的价格也非常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市场上相对便宜的基于UNIX的小型服务器。

  个人的活动则主要由PC完成,PC解决信息的本地处理问题,计算和存储主要在本地发生,这一时期处理器和操作系统逐步被Intel和微软垄断。

  第二次IT的初始阶段以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来实现本地PC和远端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前端PC仍然由WinTel联盟垄断,后端X86服务器、Linux开源操作系统、甲骨文数据库开始迅速崛起。总裁做完留在她身体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互联网使信息的交换变得非常便捷,改变了信息、娱乐、商业交易、工作、沟通甚至的运作方式,这导致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二次IT的发生。PC的功能虽然还在增强,但人们已经开始更多地将PC作为接入终端来使用互联网上的应用。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Web 1.0时代(由网站编辑产生内容,用户单向获取信息)、Web 2.0时代(由用户产生内容,信息双向互动),目前正在进入Web 3.0时代(互联网成为数字中枢,形成信息交互和语义网),信息量高速地增长。

  第三次IT技术,前端转向多元化“瘦”终端发展,ARM架构处理器芯片和/IOS操作系统打破了Wintel联盟的垄断,后端从B/SB/C(Cloud,庞大的服务器集群),公有云厂商开始传统IT厂商份额。这一IT变革从终端与后端同时推进:传统的用户终端开始分化,除了PC、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展外,开始出现上网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更“瘦小”、更便携、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的终端,同时,PC、笔记本电脑也从传统的以桌面应用为中心逐渐发展为以浏览器为中心,总的趋势是终端多样化、操作系统瘦小化、浏览器中心化、网络无线化、存储处理网络化。随着终端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以及浏览器逐步成为信息交换中心,更多的存储和计算能力迁移到网络上,更多的软件Web化,后端的服务器开始演变为“云”(大规模分布式数据中心/服务器农场)。云计算技术使后端服务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规模化扩展,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并发处理需求。

  我国的移动处理器芯片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梯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华为海思、展讯等中国厂商抓住了ARM架构崛起的机会,一方面通过取得ARM的架构授权,在ARM的架构基础上和对指令集扩展或缩减,进行手机SoC的设计;另一方面也积极开发能够兼容ARM架构和软件的自主架构。虽然中国企业在上游架构知识产权和下游生产技术上仍然有差距,但已初步构建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产业链,国内厂商手机SoC的性能与国际巨头高通已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17 Q3全球移动处理器市场份额报告,海思、展讯分别占据了8%和5%的份额,跻身全球前六名。

  人工智能带来计算模式的彻底变革,中国厂商成功“弯道超车”。传统计算机软件解决的是确定问题,人工智能解决的是欠定问题,即这些问题难以用固定的流程或者规律描述,所谓深度学习,简单说就是用数学方法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用大量数据训练机器来模拟人脑学习过程,其本质是把传统算法问题为数据训练和计算问题。所以对底层基础芯片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目的不是为了执行指令,而是为了大量数据训练和应用的计算。中国厂商成功抓住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机遇,在人工智能这一新的信息技术领域:从芯片到基础训练框架软件到上层应用算法,可以说每一个层次不但都能够实现自主可控,而且每一个层次都堪称处于世界领先的行列。

  回顾国内传统IT产业的基本形态,可以用三个层次来描述:后台是大型机、UNIX服务器、大型存储、大型数据库构成的成本高昂的数据中心,由IBM、甲骨文、思科、惠普、EMC等跨国企业占据;前端是PC、笔记本电脑构成的人机界面,由微软和英特尔厂商占据;中间层是各种行业应用,主要由国内大型集成商和应用开发商瓜分。

  传统的IT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日益显示出它的弊端。由于安迪比尔定律的存在,计算机硬件的价格始终高居不下,这使得各大公司在开展业务之前都需要花费一大笔资金配置IT软硬件以及寻求系统集成厂商的帮助,并且还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时刻。加之各类应用程序都有兼容性的问题,这台设备正常使用的程序不一定能在另一台设备上运行。而这些传统IT产业的缺陷,也正是云计算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云计算带来了对传统IT产业五位一体的全面。

  IaaS的出现,使用户获取硬件产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用户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购买、部署、、升级硬件,而是通过使用服务的方式来获得硬件资源能力,更灵活,可扩展性更高,也更经济。新型硬件服务提供商本身的硬件资源可能是闲置资源(如Amazon的云计算与其庞大的电子商务业务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资源),是低廉的定制化通用硬件,而不是商业化的高性能硬件,因此在成本上极具优势。传统高毛利的硬件厂商难以从新型硬件服务提供商处获得高利润的订单,这些硬件厂商将面临“洗牌”。

  云计算带来服务器市场的变革不同以往,小型机取代大型机、X86取代小型机都是硬件技术创新驱动的,由硬件厂商发起,而云计算变革则是软件和应用创新驱动的,由互联网运营商发起,逆硬件产业链上行,从数据中心,到服务器,到处理器。云计算对于服务器的改变沿着两个方向在演进:1、针对数据中心的物理特性的改变,包括可部署性、密度、功耗、可管等,比如多节点服务器等创新云服务器以及移动式数据中心等新形态的出现和发展;2、针对具体云应用逻辑特性的改变,比如计算、存储、网络三类资源配比,扩展性等。

  互联网巨头主导的计算项目推动了服务器大规模定制化趋势。大型CSP(云服务商)掌握着全球规模最大的服务器部署量,也掌握了全球规模最大、创新程度最高的数据中心。但是在数据中心创新的整体策略上,全球的CSP都希望高集成、模块化、面向应用的设备定制化。然而现有传统品牌厂商的标准满足不了业务需求。Facebook 为什么能够成功发起开源硬件联盟OCP ?一方面认识到自身对硬件的掌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作为软件开源的受益者,深知开源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定制化的需求亟需作为标准落地以实现量产降低采购成本。因而当他振臂一呼,具有相同的其他CSP应声而起,这些相同的总结来说就是:定制化需求与成本。

  2010年后,Facebook一反硬件行业关于专利、商业机密的常规操作,大方共享其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设计方案。同时与英特尔和Rackspace,高盛和Andy Bechtolsheim共同推出了计算项目(Open computing project,OCP),并成立了计算项目基金会,以期在硬件领域引领一场同开源软件般富有创造力和协作的运动。经过7年时间的发展,OCP联盟吸引了200多个会员,包括微软、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惠普、戴尔等品牌服务器厂商,广达等代工厂,VMware等软件厂商,中国的华为、阿里、京东、浪潮也位列其中,形成了一个协作社区,专注于重新设计硬件技术,以有效地支持对计算基础架构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服务器领域,OCP标准现已囊括OpenRack、OpenRack v2 、Barreleye、OCP Mezzanine、SOC Boards、PCI Card等式机架、电源、夹层卡、插线板、PCI卡标准,更与其他组织制定联合标准如:Project Olympus、OCS。

  与此同时,国内成立ODCC联盟,前身为与OCP同年成立的天蝎联盟,由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联合发起,现已公开发布天蝎整机柜技术规范2.5。2016年底,LinkedIn又发起了OPEN19。OPEN19定义的是基于传统技术标准19英寸宽的整机柜服务器,适合于任何规模的数据中心,提供Open Compute Project以外的选项,特别是为小型数据中心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该基金会最初的硬件贡献之一将 Open19平台行业规范,该规范定义了跨行业通用服务器外形,为各种规模的运营商创建灵活,经济的数据中心和边缘解决方案。

  三大组织使得服务器组件模块化,同步扩展部署弹性与生命周期,量身定制整机柜形态实现高密度部署、成本优化。三大组织标准均规范了的计算、存储、电源等模块,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具体需求,可轻松配比最优计算与存储资源,提升部署效率。根据官网数据,如浪潮整机柜服务器SR在百度数据中心的部署速度是惊人的1万节点/日,提升十倍。模块化组件可以轻松重复使用和更换,从而实现更高的生命周期成本效益。

  云数据中心已经成为服务器市场主要驱动力,云服务器出货量增速远高于行业整体增速。云服务器的形态通常为多节点机架、多节点整机柜,计算、存储、供电、散热等功能单元高度模块化、池化,在部署密度、能效、投资回报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服务器。所以多节点服务器的增长,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云服务器的增长。在互联网成熟发展的市场,多节点云服务器已经超越传统机架,成为第一大服务器形态,根据Gartner预测,在市场多节点云服务器的占比在2021年将达到45.4%,而未来几年,多节点云服务器的复合增长率为6.1%,2倍于服务器整体市场增速。

  传统品牌厂商逐步衰落,市场向拥抱大规模定制化趋势的企业集中。根据Synergy Research的研究,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着全球存量服务器的47%。Gartner报告显示,CSP采购仍然贡献了全球和中国服务器市场的主要增长,2017年,仅是Amazon一家就采购了全球13%的服务器。但部分传统品牌由于利润稀薄放弃了这一块大蛋糕,IBM出售低端X86服务器业务,惠普企业(HPE)2017年宣布退出云服务器(针对云公司的定务器)行业。

  云计算的逐步成熟与发展,了数据中心的生态系统,存储作为云计算中心的数据载体,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传统数据中心的形态是一个个的数据孤岛,每个业务系统之间运转,互不干扰,传统的磁盘阵列集中存储架构也比较适合。因此,长期以来传统磁盘阵列的存储形态占据了数据中心绝大部分的存储市场份额,但是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却对存储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云计算中心中,云存储系统开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比如海量存储的虚拟化、简单方便易用以及更低的建设、使用和成本。简单说,云计算时代迫切需要在新一代搭载在通用硬件平,可实现大规模横向扩展的、软件定义的统一架构的分布式存储产品,以满足其数据可靠性、灵活性、扩展性、可管以及成本控制需求。

  软件定义存储成为存储厂商竞争的关键。前不久进行的浪潮信息软件定义存储AS13000模拟真实业务的测试震撼了业界,整个集群裸容量达到72PB、288节点,其中元数据集群128节点,系统实测性能达到380万IOPS、324GB/s聚合带宽,性能可随节点规模的增加而呈拟线性增长。IDC正式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级存储系统市场调查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存储出货容量达4,097.9PB,同比增速102%。浪潮信息存储出货容量389.4PB居中国市场第一,出货量增速162.7%,以六倍业界的增速引领市场。

  互联网巨头先后开始力推软件定义的白牌交换机,硬件门槛大幅降低,有望成为浪潮等后发厂商全面进入网络设备市场的战略机遇。实际谷歌很早就启动专门针对交换机的研发自制的B4项目,硬件制造由ODM厂商代工。后续谷歌推出Jupiter项目,自研芯片支撑的通用的硬件平台,能够运行所有的软件系统,最终成为了谷歌第五代数据中心的架构基础。HP收购3Com后成立了OPS(Open Platform System)项目,构建的交换机操作系统。2013年,Facebook成立ON(Open Network)项目,进一步规范定义白牌交换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芯片等等,这进一步使得白牌生态链在硬件上可以完全进行替换。2016年,Facebook和多家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TIPProject计划,白盒交换机正式具有进入电信市场的资格,这是白牌产业链的重要标志。

  开源Linux是云计算操作系统的基石,根据Linux基金会2017年公开报告显示,Linux操作系统运行着90%的公有云负载量。我国云计算厂商更是与Linux密不可分:一方面,腾讯云和阿里云采用的虚拟化技术KVM就是基于Linux内核的开源虚拟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云计算管理平台管理的虚拟资源主要搭建在Linux系统的虚拟机上,所以Linux是云计算管理平台运行的基石。

  Linux逐步主导服务器操作系统。自1993年至今,各种Linux的发行版几乎均可用作服务器的操作系统,Linux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逐渐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其中Linux的发行版Ubuntu Server、CentOS等在服务器领域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在服务器的各具体应用分支中,Linux表现最为亮眼的是web服务器领域,自1995年Apache正式推出以来,开源、稳定、高效的特性使运行Apache的Linux服务器成为全球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构建 Web 服务器的首要选择,LAMP(Linux操作系统,Apache,MySQL,Perl / PHP / Python)成为最强大的网站解决方案,提供了互联网70%以上的流量。在其他服务器应用分支,如数据库服务器,集群服务器等,Linux最初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不过由于各方面性能的提升,Linux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金融、交通、电信等对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业,也逐渐愿意采用开源的Linux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

  Linux已占领全部Top500超级计算机的操作系统。1998年,Linux第一次开始被TOP500的超级计算机采用为操作系统。从2000年开始,采用Linux系统的超级计算机数量开始爆发增长。2004年,世界最快的500台计算机中采用Linux操作系统的比重超过了Unix,并且达到了50%以上。2010年,Linux界最快的500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占据了90%的份额。目前,全世界最快的500台超级计算机运行的全部都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

  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基于Linux开发。截止2018年7月,根据Netmarketshare的统计数据,Windows的市场份额保持绝对领先,为88.31%,mac os以9.02%的市场份额居第二名,而Linux的市场份额仅为2.20%。不过由于Linux开源的特性,所有代码已知,具有层面的战略意义,巴西、法国、葡萄牙等国家均大力支持本国的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在桌面客户端领域的发展。我国的国产操作系统如深度Linux、中标麒麟、红旗Linux等也都是以Linux内核为基础开发的,由国家主导在、企业、OEM等领域逐步应用。同时,为获取技术,掌握完全知识产权的设计,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的龙芯排他性地只适用于Linux。

  Linux广泛应用于嵌入式设备,基于Linux的Android统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市场。由于具有移植性和可定制性强的特点,Linux被众多嵌入式设备选中作为操作系统,占据了62%的嵌入式市场,目前广泛应用在由器、游戏机、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中。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上广泛使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就是基于Linux内核编写的。Android已经是全球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领导者,根据Statcounter统计,截止2018年7月,Android占据了80%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在包含PC在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操作系统中,Android自2012年开始迅猛增长,如今力压windows,以42.20%的占有率排行第一。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将随着智能物联网的普及更加大放光彩。

  此外,不仅仅是Linux操作系统,NoSQL(如BigTable、Cassandra、Dynamo等)、DFS(分布式存储)等云计算基础软件也对传统的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造成了性的冲击。

  开源数据库正在强劲冲击传统商业数据库市场份额。虽然从数据库产品收入上看,大部分市场都由像Oracle和Microsoft SQL Server这样的商业数据库所占据。但是,Gartner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开源数据库市场占有率占关系型数据库的25%,开源数据库与商业数据库的市场占有情况并不像收入显示出的差别那么大,在DB-Engines发布的数据库流行度统计中也可以看到,前10名有一半都是开源数据库,且过去一年流行度增长的大都是开源数据库。2016年,数据库市场仅增长了7.7个百分点,而开源数据库市场增长了50%,达到了26亿美元,最近两年,开源数据库的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75%,这预示着开源数据库服务的增长仍将持续,并将压缩商业数据库的市场份额。

  我们认为,开源数据库崛起的原因在于以下方面:1、消除了原本商业数据库的/支持成本和未来升级成本;2、各大科技公司在处理数据的绝对数量和不同结构方面开始遇到了SQL数据库存在的,由于数据的数量和种类迅猛增长,适合NoSQL的使用场合其数量很快就会远远超过适合SQL的使用场合;3、摩尔定律促使处理能力、内存容量及速度、存储容量及速度以及网络吞吐量都得到了提升,这使得用户越来越不需要僵硬的SQL标准和写时模式方法;4、开源数据库项目可以迅速针对固态硬盘优化代码。

  亚马逊计划两年内彻底“去甲骨文”,或宣告传统商业数据库软件的“黄昏”。目前,亚马逊已经将公司大部分内部基础设施转移到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并计划于2020年第一季度彻底移除甲骨文的专有数据库软件。亚马逊此次宣布去甲骨文的核心意义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为自有的数据库产品“背书”。亚马逊云服务自有的数据库服务功能日渐完善,将自身的业务转移到自有的数据库服务上有助于提升自身云服务的形象。

  第二,甲骨文专有数据库技术无法满足亚马逊的性能需求。随着亚马逊云服务的持续增长,亚马逊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开源数据库服务,而基于甲骨文数据库的新技术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了。

  第三,有助于亚马逊降低云服务成本。购买甲骨文公司的数据库软件成本高昂,ORACLE 11G 标准版单用户价格在2000-3000,单CPU价格更是高达14万,而各大云计算厂商为了尽快抢夺市场份额都采取了“价格战”策略。目前,各厂商的价格水平差别都很小,而现阶段数据库市场潜力巨大,根据Gartner预测,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的规模。若能继续降低成本,就能在价格战中取得优势。

  亚马逊“去甲骨文”的底气:跟随云计算趋势发展完善的开源数据库服务将是亚马逊占据数据库市场的关键。亚马逊云服务开发的开源数据库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数据处理服务链,主要包括数据迁移工具AWS Database Migration Service,关系型数据库Aurora,关系型数据库服务Amazon RDS,数据仓库Amazon Redshift,非关系型数据库DynamoDB,内存数据存储服务Amazon ElastiCache以及图形数据库服务Amazon Nepture,这使得去甲骨文成为现实。

  传统的企业IT市场需要规划、咨询、集成服务,而进入云计算时代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需要传统的IT服务,但传统业务和云业务的协同与集成可能会带来新的需求,特别是在向云计算转型的时期,这方面的需求会比较旺盛。腾讯、阿里今年先后入股长亮科技、东华软件、润和软件、常山北明、卫宁健康五家计算机上市公司,成为这一变革的标志。

  传统的用户终端也开始分化,除了PC、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展外,开始出现上网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更“瘦小”、更便携、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的终端,同时,PC、笔记本电脑也从传统的以桌面应用为中心逐渐发展为以浏览器为中心,总的趋势是终端多样化、操作系统瘦小化、浏览器中心化、网络无线化、存储处理网络化。

  企业级PC因安全和管理等问题,成为瘦客户机/桌面云首先突破的市场。办公场景下传统PC模式每个用户PC基于自身硬件,应用场景的增加使得新机器部署、用户主机等安全管理问题愈发困难。瘦客户机分为传统瘦客户机ECD和新兴的基于桌面云的VDI瘦客户机。通过使用专业嵌入式处理器和精简的操作系统而具有管理使用集中、高效等特性,逐渐用于银行柜台、部门服务窗口、教育行业电子教学等场景。

  VDI产品快速占领企业级PC市场,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根据IDC数据,2017年上半年中国瘦客户机总出货量突破72.4万台,同比增长16.2%。2017年,中国瘦客户机出货量将突破203万台。其中,传统瘦客户机(ECD)出货量将超过113万台,同比增长4.5%;VDI出货量将突破9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1%,市场规模预计达27亿元。与此同时,2017年中国PC市场销售量约5360万台,市场规模达千亿元,随着瘦客户机不断并扩大自身市场份额,据中国智研数据中心预测,中国桌面云市场规模之后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9.4%,其中VDI瘦客户机在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3%。

  智能教育、金融保险、服务等瘦客户机应用场景需求旺盛,零售医疗等场景不断发力。目前,教育行业在VDI瘦客户机产品市场的行业分布占据主流,渗透率高、产品升级换代需求旺盛、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在及金融证券、保险、零售、医疗等应用场景,瘦客户机也在不断发力。

  微软以Windows统领传统终端软件,是PC时代绝对的垄断者,但在前端软件向云服务模式转型过程中,微软传统强势领域的神线、微软处于垄断地位的办公软件领域面临多家云服务模式公司冲击,直到转型为office365云模式才颓势。国内WPS借助移动云服务模式迅速占据国内移动端办公软件第一的市场份额,2017年金山WPS已经拥有超过2.45亿的用户,付费会员数量增长近4倍,在手机终端月活用户超过1.12亿。Google先后推出免费的Gmail、Google Docs、Google Calendar等大受欢迎的基于互联网的日常办公应用,使得微软在这一领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2011年6月29日正式发布Office 365,提供在线Office服务,微软的这一行动,确认了软件向服务转型的大趋势。

  2、Salesforce在CRM上通过云服务与微软竞争传统取得了巨大成功,传统软件巨头几乎全军覆没。随后其仿效者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分别在商业管理、协同工作、办公等领域异军突起,Zoho、NetSuite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PaaS成为云计算生态博弈的焦点Google、Salesforce不约而同地选择构建PaaS平台就是基于对新型互联网软件应用生态系统进行培育的目的,微软则推出“云+端”战略予以应对。软件业的重量级企业纷纷推出PaaS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更多的SaaS应用依赖于PaaS平台,只要在某个PaaS平台上的SaaS软件足够多,能够更便捷、更经济地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需求,它就会被更多的用户使用,也会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从而成为主流PaaS平台,其实质就是创造新的IT生态系统、传统的IT生态系统。

  云计算使得后端基础软硬件市场高度集中传统IT生态中,核心芯片和基础软件市场是由一个个终端用户来选择的,而云计算时代算力高度集中,IT 产业从消费级市场产业变为以企业级市场为主的国家战略性产业。这一转变避免了国产基础软硬件与国外产品在消费级市场上的直接竞争,庞大国家市场的支持将可以使国产基础软硬件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得到充分的发展。目前我国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云计算领域国内厂商自主可控发展的政策。

  这种集中化的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1、全球IT基础设施市场逐步向云计算厂商集中;2、由于大规模定制化的特点,云计算厂商的IT基础设施也逐步向少数龙头供应商集中,市场集中度远高于传统市场。

  云计算操作系统并不直接面对终端客户,设计核心由“以人为本”转向“以计算效率为本”云计算时代,用户并不直接接触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也不用关心云上的问题。相比于以Windows为代表的用户端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的设计核心将由“以人为本”转向以“计算效率为本”,可以将计算资源更多投入到与计算本身相关的模块中。在云操作系统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阿里云、腾讯云、浪潮云等国内云计算巨头的基础软件基本均实现了国产化自研。

  研发自主可控的系统是阿里业务发展的自然需求。阿里巴巴在发展过程中发现,IT预算的增长远远超过业务增长的速度(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EMC的存储耗费巨大),如果没有自己的IT解决方案,花的钱总有一天会超过赚的钱。另一方面,阿里对自建平台的需求还不仅仅止于预算,对于阿里而言,现有的商用产品有三大技术问题:1)产品性能上限。如Oracle数据库等商业产品,本身有性能上限,无法实现水平扩展;2)黑盒子。由于阿里的业务是属于新场景新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在商家提供的原有技术手册中查找不到的异常,而使用外部提供的商业产品,使得这些问题不在阿里自己可管理的范围内,将会影响到阿里的长远发展;3)技术支持服务低效。在与售后支持的联系过程中,阿里的团队发现这种咨询过程效率很低,一个问题往往要一个月才能得到答复,这种方式远远无法满足阿里的需求。正是因为自身业务已经触碰到了商业系统的边界,阿里在2009年启动了“”项目,打响了去“IOE”第一枪。同年,阿里同时启动了阿里金融,并且马云要求阿里金融必须在阿里云上运行。这在后来被戏称为“一边盖房子,一边搞装修”,两个同时启动的项目成了“难兄难弟”。这一要求固然是出自项目安全可靠性的考量,但也为阿里云的核心底层技术——系统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速度和质量的要求。

  通过自身海量业务的迭代,系统自研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均处于业界领先。2009年,阿里开始了系统的开发。系统是基于Linux+PC Server,以C++为开发语言开发的一款分布式系统软件。它主要负责在集群上将最基础的数据存储和计算的模型通过C++的接口对外,基于平台阿里云可以开发更多的上层应用,形成自主可控生态系统。系统包含多个模块,这些模块分别完成存储、计算、网络通信等基础功能。有意思的是,这些模块都以中国古代中的人物命名,体现了这一操作系统完全由阿里自主研发的特征。阿里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分布式计算的规模发展会如此之快,系统对于阿里来说,不但是自主开发的产品,也是不断迭代的产物。

  OceanBase:阿里云实现核心数据库的自主可控。OceanBase是于2010年开始研发的高性能、分布式的关系型数据库,它主要解决了阿里自用数据库的自主可控。OceanBase最早于2011年开始用于淘宝收藏夹,但仍然处于较为边缘化的状态。直到开发团队加入了蚂蚁金服,迎来了最大的机遇和挑战。此时的蚂蚁金服面临着三种选择,购买商业数据库,继续使用开源数据库,还是开发自研数据库。对于自研技术的内部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阿里的开源数据库实际上已经大量使用并且成熟可靠,而正在开发中的OceanBase必须面对的是双十一这种流量可能迅速攀升的情形。一旦双十一当据库中的数据出现问题,后果将十分严重。基于对云计算作为未来方向的以及完全掌握面对未来业务可能风险的目的,阿里的决策者选择了自研的方向并给与自研数据团队坚定支持。2014年,蚂蚁金服开始将10%的交易流量数据切换到OceanBase上,自研团队迈出了重要一步。2015 年,OceanBase支持了100%的交易和50%的支付,交易成为第一个完整支持的核心业务。在2016年,OceanBase支持了100%的交易、支付,甚至包括上层的账务、会员在内的更多的核心业务;账务等状态型业务要比交易、支付等流水型业务更加复杂。2017年,OceanBase终于把蚂蚁金服所有核心业务部门中的商业数据库全部完成替换,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将核心业务全部运行在普通x86服务器上的金融级服务平台,不但100%可用性,而且成本大幅降低。阿里实现了核心数据库的自主可控。2017年9月,这一款由自用而来的数据库也迈上了商用之,在南京银行、阿里云以及蚂蚁金服的战略合作中为南京银行“鑫云+”互金平台提供金融级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

  OpenStack是一个云操作系统,用于创建私有云和公共云。OpenStack通过仪表盘(Control Plane)控制整个数据中心的大规模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等,云操作系统的管理员拥有系统的控制权,同时OpenStack通过Web接口为用户提供服务。OpenStack也是一个开源的云操作系统项目,该操作系统由若干主要的组件组合起来完成具体工作,如虚拟服务器部署和业务计算模块Nova和分布式云存储模块Swift,OpenStack的目标是提供实施简单、可大规模扩展、丰富、标准统一的云计算管理平台。在兼容性方面,OpenStack并没有主动与其他商用云的兼容,但是OpenStack的创建了能够与其他云兼容的项目,如EC2 API项目提供了与Amazon EC2的兼容性。OpenStack项目与其他商用云的兼容性帮助用户能够使用OpenStack框架在商用云上搭建私有云,极大的促进了项目本身和OpenStack生态的发展。目前,OpenStack项目驱动了全球超过1000万个物理核心的60个公共云数据中心和数千个私有云。

  OpenStack作为 IaaS 技术架构软件,涉及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网络等多个技术领域,因此需要各个领域的技术开发者与公司,其组件化的设计吸引了操作系统、服务器、网络、运营商等领域的商业公司和个人加入。OpenStack 通过强大的社区集结了几乎所有云计算相关厂商相互支撑,构建了全面的生态系统。

  OpenStack已经吸引了从硬件厂商到云服务提供商多领域的厂商,建立了健全的会员机制和服务市场,国内厂商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OpenStack基金会会员已达145个,白金会员8席,黄金会员20席。8家白金会员中中国厂商有华为和腾讯,20家黄金会员中中国厂商有九州云,EasyStack两家云服务提供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浪潮,新华三和中兴三家硬件设备提供商,中国厂商几乎占到了黄金会员的一半。随着国内产业链上下游的厂商都逐步参与到开源软件的开发,并逐步掌握技术发展的话语权,这实质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自主可控的模式:尽管软件是开源的,但是国内厂商能够吃透产业链里各个领域的技术细节,并持续贡献到项目中。

  OpenStack基金会通过定期峰会发布发行版保持技术的更新,基金会企业可以加入服务市场提供私有云解决方案和公有云上云服务。OpenStack每六个月会召开一次峰会,供会员及开发者交流,同时发布新的OpenStack发行版,随着每六个月一次的迭代,OpenStack的组件越来越多并日趋稳定,目前最新的OpenStack发行版本是2018年2月发布的Queen,已从2010年10月首个版本只有Nova和Swift两个组件到了Queen的39个组件。同时OpenStack建立了服务市场,提供企业上云的四种模式:

  OpenStack基金会于2017年发起了全球OpenStack用户调查项目《OpenStack User Survey》,显示2017年OpenStack全球部署比2016年增加95%,亚洲已经超越成为OpenStack用户分布最多的区域,占到整个OpenStack用户的33%。接受调研的用户在OpenStack部署中平均使用了11个项目,相比2017年4月增加了2个, 48%用户采用多云策略。由于公有云市场被亚马逊AWS等行业龙头挤压,OpenStack在公有云市场的增速相对较慢,仍然广泛应用于私有云。而随着各个行业对于云计算的了解均逐渐深入,OpenStack部署的行业不再囿于IT行业,电信、金融、行业等均开始采用OpenStack。

  浪潮云海OS是基于OpenStack开源框架的云操作系统,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融合、安全的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大规模数据中心运维、运营、配置管理、深度优化等领域对OpenStack进行补充。这一系统由云管理平台,核心云平台,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组件构成,与传统IT架构中linux操作系统不同的是,云海OS不仅是管理单台机器,同时还可以统一管理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资源,帮助用户应对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心,实现业务的自动、资源的智能管理。自2011年首个版本云海OS V1.0发布以来,云海OS不断迭代,目前已更新到V5.0。并已在、国防、、卫生、通信等行业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浪潮云海OS在政务云平台市场占有率第一。

  腾讯是OpenStack坚定的者,自2013年起腾讯开始构建名为TStack的私有云,并引入OpenStack作为TStack的基础设施。TStack是可扩展、高可用性和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管理解决方案,使用OpenStack作为IaaS平台,基于OpenStack二次开发。Tstack包括基础设施云、云和自助服务云三个产品,其主要特点是异构云管理和混合云管理。基础设施云管理物理资源;自助服务云提供资源应用管理仪表板、工作流程管理、服务管理以及PaaS和SaaS等云服务;云提供对云主机的、资源利用,并实现了ITIL流程。Tstack提供了用于管理计算资源、存储、网络、镜像、认证和测量的服务接口,并且与异构虚拟化、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兼容,也适用于分布式计算和存储,可提供集IaaS、PaaS和SaaS为一体的综合云服务解决方案。目前,Tstack管理10000多个操作系统,托管内部IT系统、功能部门业务系统和腾讯内的大部分开发和测试系统,腾讯的内部IT及微信、QQ等产品的开发与测试都运行在TStack上。基于OpenStack的TStack是腾讯云自主可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腾讯未来还将进一步基于OpenStack构建完整的混合云服务生态。

  由于OpenStack的开源属性,为了商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腾讯云必须在OpenStack上针对OpenStack进行二次开发,这同样需要自研能力,能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可控。如OpenStack的Nova组件无法将资源配额应用于已经在运行的虚拟机,TStack团队开发了基于NovaAPI的在线资源配额应用功能,以便在不重启虚拟机的情况下应用资源配额;Heat无法编排在编排之前创建的虚拟机,TStack团队将腾讯内部的BlueKING平台与Heat结合,实现所有虚拟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腾讯云已研发了腾讯分布式服务框架 TSF (Tencent Distributed Service Framework) ,黑石云物理机,大禹BGP 高防服务,云数据库CynosDB,腾讯优图开发的人脸支付等产品。相比于阿里云整体底层架构的自研,腾讯云自研的产品集中在PaaS和SaaS层,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开源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其原因可能是目前腾讯云的市场份额不及阿里云,需要先丰富生态产品。根据腾讯云对于OpenStack的积极参与与乐观态度,腾讯云短期内不会重新自研Iaas层全新的云操作系统。

  腾讯分布式服务框架:开源框架下的自研。腾讯分布式服务框架 TSF (Tencent Distributed Service Framework) 是一个围绕应用和微服务的 PaaS 平台,提供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和数据化运营支持,提供度应用、服务、机器的数据,能够帮助优化服务性能;该框架基于Spring Cloud开源项目。TSF提供了RESTful调用方式和自研的高性能RPC框架,能够构建高可用、高性能的分布式系统,TSF系统地考虑了分布式服务发现、由管理、安全、负载均衡等细节问题。同时 TSF将在未来打通消息队列、API Gateway等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TSF的核心架构参考Cloud Foundry设计,由腾讯二次研发。为了给开发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TSF和腾讯的多个基础服务打通,例如腾讯网关TGW、名字服务L5、内部鉴权服务、以及消息队列等,使得用户可以在TSF平台完成一站式开发、上线、托管服务;除此之外还支持对托管在平台上的应用进行健康检查、进程、日志汇聚展示等服务。让开发者只需关心自己应用代码,而其它一切事情,都由平台为其提供,极大地提高了开发者的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腾讯自研黑石OpenPOWER 服务器:从私有云到公有云的需求中产生。黑石的研发来自于从私有云到公有云的转移的需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公有云是当行的IT系统管理方式,但传统IT企业向公有云的快速转移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当时推出黑石的原因。云计算时代的IT模式有两种:一是传统的IT建设模式,自建IDC或者是托管租赁;二是通过云服务,提供虚拟化、中间件、Docker等能力。而“黑石”将两种模式更好的进行衔接,能够帮助客户平滑入云。在黑石的专属数据中心中,黑石不像以往的混合云只是简单的连接,它将物理服务器和公有云的架构、网络、数据实现互联互通,从混合云的发展史看,黑石将混合云的进程推进一大步。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在腾讯云的公有云上创建一张私有网络,即拥有自己的高性能物理机,同时由于黑石的私有网络和腾讯云公有云的内网可互通,企业又可以将核心的架构和数据在物理机和虚拟机之间进行任意部署,彼此的同城网络带宽是完全免费的。黑石属于混合云专属数据中心,已经在、上海、广州落地,能够提供更好的混合云服务,能够实现物理机的虚拟化,为专有云提供了支撑、可进行更多自定义,并还提供黑石私有网络。

  终端应用对传统操作系统和处理器依赖程度大幅降低对终端来说,由于软件逐步转向通过web服务方式提供,对传统终端操作系统和处理器依赖程度大为降低。终极状态甚至终端只需浏览器就行,在终端上,移动端目前BAT均已推出小程序类似的轻量级应用,桌面端谷歌也已推出Google Chrome OS,传统IT时代建立起的桌面端Wintel生态。

  另一方面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带来了终端的多元化,而大量新兴物联网终端并没有传统终端被Wintel或者/IOS垄断的“历史包袱”,以阿里AliOS为代表的IOT终端操作系统得以迅速崛起。AliOS的前身是2010年就开始开发,于2011年发布的操作系统YunOS。它搭载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互联网汽车、智能家居等多种智能终端设备上。该系统搭载的物联网终端在2016年7月已经突破了1亿,YunOS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将YunOS更名为AliOS后,阿里巴巴在2017年10月的杭州云栖大会上宣布讲AliOS Things彻底开源,这使得AliOS将与谷歌旗下的Android系统、苹果的IOS系统甚至微软的Windows系统在物联网领域一较高下。该系统除了易开发、云端强大、组件丰富以及较高的安全防护等功能,还支持移动端设备直接连接到阿里云loT云服务平台。借助阿里在云计算领域的优势,AliOS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弥补终端国产操作系统弱势的缺憾。AliOS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与Link物联网平台是阿里物联网战略两个重要支点,阿里在物联网领域的全面布局展现了其全面进军,“智能”的野心。

  云计算使得终端应用轻量化,大量应用程序转变为小程序成为可能,微信成为了事实上的操作系统,使得开发应用一定程度上摆脱原有操作系统和处理器生态。微信小程序是基于微信的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即可打开应用,相比于App,小程序无需安装,即开即用,但是功能也相对简单。这是终端操作系统上应用轻量化的一种表现。小程序自2017年1月开始内测,截至2018年1月,使用用户数达到1.7亿,上线万。后台开发工具的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第三方接入超过2300家。目前,小程序已经形成了从开发框架、开发工具等技术市场,到数据分析、营销等小程序客户服务,到包含游戏、购物、出行、餐饮等使用场景在内的完整生态,可以说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系统。

  目前美国市场的人均移动设备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PC和笔记本之和,移动端正在成为人们连接互联网的主要入口,同时早在2017年4月已经超过Windows,成为世界第一大操作系统,从传统桌面到移动互联网的趋势无可。

  微信已经成为实质意义上的终端操作系统。从微信发布到今天,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近十亿人,渗透率达84%,其中一线%。可以说微信已经占据了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根据Quest Mobile发布的《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报告》,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289.7分钟,接近5小时。而根据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的互联网趋势报告,微信占中国用户每天花在移动应用的时间近30%。这样估算,中国用户平均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为1.5小时。

  微信小程序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微信类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地位。截止2018年6月,小程序每日UV已达2.8亿人,小程序数量突破一百万,人均单日使用时间超过十分钟,随着小游戏的持续火热,小程序的热度逐渐提升。目前,几乎所有排名前列的App均已推出了相应的小程序,在小程序内用户可以实现大部分App的功能。

  我们统计了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中MAU超过5000万手机App的微信小程序情况,发现旅游出行、移动购物、移动视频、移动音乐等类别的App基本已经都有了相应的小程序,可以替代原App的部分功能。

  目前小程序已经构建了类似于PaaS平台的完整开发生态,众多厂商在该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小程序,形成了丰富的应用市场生态。腾讯云推出了微信小程序解决方案,为微信小程序开发者提供了一键部署的便捷服务,对微信小程序有最佳的支持。同时微信小程序在注册时也提供了腾讯云方案的链接,腾讯云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引流,助推生态市场中应用的提升,帮助构建云生态。此外,轻量级小程序的诞生也降低了对终端操作系统的依赖,有助于云操作系统的发展。小程序对于腾讯云的生态构建起到支撑作用,更多的开发者能让腾讯云实现更大的规模,在云计算IT架构下构建丰富的开发及产业生态。在腾讯云的服务市场中,小程序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占重要席位。在其首页推荐的十家服务商中,有七家提供的是小程序定制开发服务。

  云计算中的数据中心靠的是群体的力量,单机的性能不再是决定性因素简单、廉价是云计算数据中心对服务器的要求,AWS、阿里云、谷歌云等惊人的计算能力实际是由大量低端X86服务器堆叠的,单个芯片的计算速度不再是追求的唯一目标,传统IT产业的“UPDATE”文化被,为国产厂商追赶提供了可能。过去几年,由于云计算带来对单机性能要求的降低,代表中低端性能的X86服务器市场蓬勃发展,而拥有更高性能的小型机市场却在逐步萎缩。

  对单机性能要求的降低使得国产CPU进入云服务器产业链成为可能,首个可以规模化复制并商用的全国产云平台已经成功推出。为响应国家面向信息安全提出的“自主,安全,可控”的战略部署,华芯通与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生态系统,包括从服务器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Linux操作系统,云平台解决方案,云上应用等完整的国产自主可控的生态产业链。同时,邀请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一起加入,包括ARM服务器芯片厂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提供商、操作系统、虚拟化系统厂商、云服务平台厂商、运营商,和应用软件提供商等。

  5月27日,2018贵阳数博会高峰论坛中, ZStack宣布携手阿里云、华芯通基于ARM平台,助力云上贵州边缘计算,已经支持多个项目应用并正常运行。由此,ZStack云平台成为业内首家能够同时支持X86和ARM架构服务器的云产品,同时ZStack和华芯通、阿里云一起成为国内首个可以规模化复制并商用的全国产云平台(国产芯片+国产服务器+国产云平台)。

  与此同时多家国产CPU与服务器厂商已经开始构建自主可控体系。1、基于ARM架构的飞腾芯片已经构建“飞腾CPU+麒麟OS+400家联盟生态”的庞大体系;2、在目前服务器市场最主流的X86架构方面,中科曙光旗下海光公司获得AMD最先进zen系列授权,研发出国产X86服务器芯片“禅定”今年7月开始量产;3、浪潮已经推出了基于飞腾/龙芯/申威CPU、中标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昆仑固件等构成的全国产化服务器。

  总结而言,过去推进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这类自主可控市场发展的三大瓶颈被云计算带来的IT变革逐步:

  1、传统IT基础产品性能遵循摩尔定律指数级发展速度,使得国内后发的IT基础产品性能极难追赶,而云计算分布式计算特点使得单机性能不再是追求的唯一目标,传统IT产业的“UPDATE”文化被;

  2、传统IT基础产品需要市场生态体系反哺技术持续升级,带来正反馈循环,而云计算时代计算资源高度集中,IT 产业从消费级市场产业变为以企业级市场为主的国家战略性产业,阿里、腾讯这类大型公有云厂商可以重新建立并主导整个生态体系。

  3、传统IT基础产品普适性与耦合性高,一旦形成上下游产业生态,新进入者难以撼动,而云计算一方面在终端领域通过云服务应用降低了对传统CPU和操作系统的依赖,另一方面后端操作系统不直接面对广泛的终端客户,设计核心由“以人为本”转向“以计算效率为本”,使得基于开源软件定制国产云计算基础软件成为可能。

  以此为基础,我国实际上已经初步具备构建完全自主可控的云计算生态体系的能力。相对于传统IT产业各个领域的巨度,云计算无疑给我国IT产业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浪潮信息:云基础设施自主可控的龙头企业国内服务器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根据IDC2018年Q1最新数据,公司云服务器全球市占率17%,位列全球第一;公司整体服务器全球市占率达到6.48%,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三,此外公司一季度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速77.5%,位列全球第一。公司在AI服务器领域整体市占率达到57%,超过其他厂商份额总和,此外公司推出的天梭M13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在线交易处能最强的单机服务器系统,使我国成为美日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最高端主机核心技术的国家,具备承载大型机应用的能力。

  公司在企业级存储系统市场出货量全国第一。IDC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级存储系统市场调查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存储出货容量达4,097.9PB,同比增速102%。浪潮存储出货容量389.4PB居中国市场第一,出货量增速162.7%,以六倍业界的增速引领市场。

  前瞻布局自主可控芯片。公司在2011年就推出了基于国产CPU龙芯(MIPS架构)、飞腾芯片(ARM架构)和申威芯片(Alpha架构)的全栈自主可控服务器,近期在IBM最先进的power9芯片还未量产就推出基于power9芯片的高端服务器,并基于OpenPower研发4款新产品可在全球销售。

  公司拥有全方位的基础软件产品体系。公司控股子公司鼎天盛华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中间件、性能等成熟软件产品及大机迁移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为、电信、金融、能源、制造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公司拥有完整的企业级基础软件核心架构,可为用户提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商用关系型数据库UPDB、中间件UPWS/UPAS等成熟软件产品及大机迀移UPTP Rehost解决方案,并在近期通过吸引增资的方式获得韩国数据库龙头企业TmaxData核心产品ZetaData的著作权

  公司是我们持续推荐的大国重器,同时处于云计算驱动下全球服务器行业景气向上、海外市场突破、竞争格局优化、内在激励机制突破、AI服务器和高端存储放量、进入高端服务器市场等六重向上拐点,目标五年内登顶全球服务器市场第一的宏伟目标,成长径清晰明确,预计2018-2019年EPS分别为0.52、1.15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5元。

  中科曙光:从“芯”到“云”打造自主可控云计算生态持续攻关上游处理器芯片核心技术。公司致力于形成完整的、全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寻求改变上游受制于人的局面,为此,公司加大了对相关领域的布局,并取得一定进展。在此前与全球芯片巨头AMD成立合资公司海光后,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公司筹建“先进微处理器实验室”,2017年9月公司子公司获批核高基重大专项“超级计算机处理器研制”,为其后续突破核心技术困局创造了良好条件。AMD向合资公司海光授权的x86芯片架构芯片是目前是服务器领域的主流处理器架构,根据(DRAMeXchange)调查显示,服务器用处理器中,X86架构处理器占整体服务器市场约96%。

  公司旗下海光获得授权的X86的架构芯片目前在国产芯片中优势比较明显,已经开始启动生产。第一,从生态上要好于非X86架构的国产芯片(龙芯MIPS架构、申威Alpha架构以及飞腾ARM架构,这三者实质都是RISC架构);第二,从性能上要好于X86架构的北大众志以及兆芯(这两款芯片都是海外公司早期授权国内企业,而AMD此次授权海光的是最先进的Zen微处理器架构)。根据EETOP报道,海光(Hygon)负责制造的中国国产Dhyana(禅定)x86处理器已经开始启动生产。

  打造自主可控的城市云。公司从2009年开始布局,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如今已在国内部署了30余个城市云计算中心,这些云计算中心已经承载了上千种政务应用系统。随着公司在核心芯片等底层基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有望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城市云。

  寒武纪有望给公司AI计算注入强力中国“芯”。寒武纪作为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首个独角兽,世界首款终端智能处理器产品寒武纪1A已实现大规模量产,率先吹响了移动终端迈向智能时代的号角。公司与寒武纪系出同源,2016年公司就开发了全世界第一台集成寒武纪芯片的计算产品工智能的推理业务,峰值达到120T。寒武纪的战略重心并非AI终端芯片而是云端AI芯片,2018年寒武纪将由端入云,近期推出划时代的全新云端智能芯片,有望给公司AI计算注入强力中国“芯”。

  公司在国产芯片、中高端服务器、存储、云计算软件等领域联手国内外优秀企业,实现核心技术本地化,是国内在IT基础布局最全面、技术积累最深厚的企业之一。公司还启动“百城百行”政务云战略,实现从“芯”到“云”的全产业链覆盖,空间广阔。预计2018-2019年EPS分别为0.66元和0.92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58元。

  紫光股份:网络设备自主可控龙头,进军公有云市场发布“紫光云”进军公有云市场,“云服务”战略深入推进。云计算进入2.0时代,市场格局面临重塑,公司深入推进“云服务”战略,于今年3月底发布“紫光云”进军公有云市场,凭借新华三在云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优势,提供一流的全栈式公共云服务,加速推进“百城百业”云平台,建设覆盖全国的云基础设施网络,与新华三在私有云市场领先优势形成协同效应。

  新华三企业级网络产品国内领先且稳健成长,全球份额提升空间大。新华三作为国内企业网络设备龙头企业,在以太网交换机、由器、服务器、存储、无线WLAN、网络安全等细分领域都保持领先份额,受益于国家加速企业上云政策推动,业绩有望快速增长;同时,对标全球企业网络龙头思科,新华三未来在海外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巨大。

  5G时代CT云化实现ICT大融合,公司有望借SDN/NFV领域弯道超车,打开增长新空间。5G时代,核心网SDN化成为趋势,从而带动CT行业云化实现ICT大融合,新华三作为具有CT基因的IT企业网络龙头公司,有望紧抓SDN网络变革历史机遇,撬动全球运营商这一巨大市场,打开成长新空间。

  预计公司2018-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0、24.3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2元、2.34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60元。

  太极股份:中电科旗下自主可控平台,重点发力云服务方向“数据驱动、云领未来、网安天下”,全新业务策略逐渐清晰。作为中电科旗下自主可控布局较为全面的上市公司,公司具有独特的平台化优势。在业务策略方面,经过重新梳理正逐渐清晰化,提出了“数据驱动、云领未来、网安天下”的全新战略,业务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业务划分发生结构性变化,云服务成为重点发力方向。随着战略转型的推进,公司确立了全新的业务结构,分为云服务、网络安全服务、智慧应用与服务和系统集成服务四类,其中:1)“云服务”作为公司重点发展的新兴业务和转型方向,主要面向国家政务、智慧城市和重要行业提供云计算服务,未来将加速布局云计算业务,实现政务云在多个城市和行业中的落地;2)“网络安全服务”包括面向公共安全领域提供互联网、内容安全、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安全等服务,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发展方向。未来将着力发展“大安全”业务,打造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特别是网络空间治理安全领域的领先优势。布局自主可控关键技术和产品,打造太极自主可控产业体系,服务国家网络安全战略;3)“智慧应用与服务”面向政务和行业提供新技术应用和数据运营,未来将聚焦政务、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以数据为驱动,发掘数据价值,打造DT时代基于大数据的行业解决方案;4)“系统集成服务”作为传统业务,是公司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

  公司“数据驱动、云领未来、网安天下”的战略逐渐清晰,业务转型积极推进。预计公司2018-2019年EPS分别为0.90元、1.07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8元。

  超图软件:以云为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基础软件龙头公司是国内极为稀缺的在基础软件领域能够通过市场化竞争,战胜全球巨头的科技企业。SuperMap GIS是公司GIS基础软件产品线,广泛应用于上百个行业,商业模式主要通过集成在各行业应用开发商的解决方案中,提供给和大型企业等最终客户,目前已有超过700家应用开发商合作伙伴,80%的GIS基础软件订单来自合作伙伴。近年来已超过国外软件品牌,稳居GIS基础软件中国区市场份额第一(据中国市场情报中心2016年调查报告)。

  能否把握云计算趋势,是GIS基础软件成败的关键。云计算时代的GIS软件,要打通云(服务器)GIS和各种端GIS(桌面GIS和移动端GIS)之间的联通。在大量应用中,GIS平台还要能够提供尽可能瘦的客户端(如WebGL)以尽可能发挥云的计算优势,减少端的安装代价。服务器上的GIS软件不再局限于一套WebGIS或Service GIS服务器软件,还需要提供云GIS门户软件、云GIS管理服务器软件,以及提高云GIS在有限带宽上高性能运行的CDN服务器或前置服务器软件。

  打造自主可控云GIS,公司云业务迅速成长。云计算时代,越来越多的和军事应用要求采用自主可控的计算设备,GIS软件是否能支持龙芯、飞腾等自主CPU,是否支持麒麟等自主操作系统等,是国内采购越来越重要的评判因素,公司从2011年就开始聚焦自主可控的GIS云服务业务,实现支持多种国产CPU和操作系统的需求,公司同时致力于创新的GIS云服务,提供大众化的在线地图绘务,面向小微企业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和大企业的在线GIS应用系统。公司旗下“地图慧”云GIS应用服务门户目前已成为地理信息及互联网行业知名的云服务品牌。

  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下半年有望同时迎来不动产应用系统市场、国土三调、军工市场、海外市场等多个新兴领域战略机遇,此外面临不动产从资产登记系统转向应用系统建设高峰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更是国产基础软件中极为稀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预计2018-2019年EPS分别为0.68元、0.94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25元。

  服:信息安全领军企业,积极拓展以超融合为代表的云计算业务信息安全行业翘楚,市场端渠道化战略,研发端高投入打磨产品。公司的业务体量与市场影响力均位居国内信息安全行业领先水平,作为行业翘楚,常年领跑上网行为管理、VPN和下一代防火墙等多个信息安全细分市场。公司在市场端渠道化战略,研发端高投入打磨产品:1)秉承以渠道为核心的市场战略,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及东南亚等部分海外地区,渠道销售占比远高于同行业是公司市场端的一大特色,下游客户地区及行业分布高度分散化;2)研发投入常年维持在营收占比20%左右的高水平,构筑了的技术壁垒。员工平均工资大幅领先行业,为打磨产品与服务奠定了基础。

  云计算业务成为全新引擎,助力未来持续高增长。经过8年的探索与积淀,公司云计算业务厚积薄发,营收持续高增长且已成规模,从2015年的0.7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75%,整体营收占比也由2015年的5%上升至2017年的22%。云计算正在成为公司全新的增长引擎,布局上逐渐形成以网络安全技术为基因,超融合架构为基石的企业云+桌面云的两大业务子板块。公司的企业云基于高可扩展性的超融合架构,使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变得更简易,作为及广大企事业单位上云的优选方案,市场前景广阔;桌面云的方案安全高效,已成功交付超过30万云终端。

  公司作为国内信息安全行业翘楚,重研发+强渠道是其显著特点,云计算业务正在成为全新引擎,未来高增长可期。预计2018-2019年EPS分别为1.86元、2.50元,维持“增持-A”评级,6个月目标价125元。

  十三五 国家战略 经济 军事 科技 科研 教育 产业 政策 创新驱动 信息化建设 中国制造 政策法规 产业快讯

  人工智能 性技术 无人系统 机器人 虚拟现实 可穿戴设备 3D/4D打印 生物科技 精准医疗 智能制造 大数据 5G通讯 区块链 量子计算 超级计算机 新材料 新能源 太赫兹 航天 卫星 北斗 航空发动机 高性能芯片 半导体元器件 科技前沿应用 创新科技

  航空母舰 潜航器 无人机 新型轰炸机 先进雷达 新型导弹 反导 高超声速武器 武装直升机 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