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IT资讯

发改资讯丨委领导出席省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通报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11-7 9:15:15 人气:

  忽悠美女老板全集10月28日(星期一)下午3:00省举行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由省新闻发言人和省发展委、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通报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省副秘书长、省新闻发言人于成河先生,省发展委二级巡视员宋伟女士,省统计局党组、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陆万明先生,通报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新闻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现在,请于成河副秘书长介绍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深入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稳增长、促、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处在合理区间。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6230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6.5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2701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31671.6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为5.8:43.4:50.8,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一是先行指标增势平稳。前三季度,公水货运量增长3.6%,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由负转平,较前8个月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运行指标缓中趋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平;固定资产投资随着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等投资全面提速,四季度有望逐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城镇、乡村分别为20268.6亿元、529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7.4%。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能效等级1、2级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倍、37.0%和11.2%。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12元,同比增长7.8%。受畜肉类、鲜瓜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实现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8111.7亿元,增长5.4%;进口6778.9亿元,增长7.6%。三是财税金融态势良好。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99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税收收入下降1%,落实新增减税降费1000亿元以上。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6万亿元,增长11.3%,比年初增加7490.6亿元,同比多增1526.6亿元。四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8.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8.6%;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2%,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控制在4%的目标以内。

  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十强”产业快速发展,“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43.1%,比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力度加大,增长18.5%;研究与实验进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2倍和71.4%。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航空、航天器及设备、电子及通信系统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势,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40.0%和10.6%。高品质产品增长较快,光伏电池、稀土磁性材料、光电子器件、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1.6%、24.3%、17.8%和17.3%。清洁电力高速增长,全省光伏发电、风电、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容量达3145.1万千瓦,同比增长14.8%。传统产业升级深入推进,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项目6543个;计算机通信设备、铁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增加值分别增长7.7%和23.6%。服务业增势良好,成为支撑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前三季度服务业占比超过一半,对P增长贡献率为77.0%,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3%,其中7成以上行业快速增长。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商业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点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62.8%、22.4%和13.0%,三大行业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0%。二是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布局建设20家“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开展了50个重大基础研究攻关项目。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8.5%,登记技术成交额增长28.8%。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启动建设。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达到8125家。三是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集中办公、并联审批、省市联动、专班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机制全面落实,截至9月底,两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完成投资16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0%;10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8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7%;1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额分别增长15.9%、15.7%和11%。337个项目、867亿元的2020年提前下达专项债券已获国家批复。四是基础设施全面提速。济莱高铁、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开工建设,郑济高铁山东段、黄台联络线项目可研报告获批;济青高速、滨莱高速改扩建、青兰高速泰安至东阿段、宝菏高速东明黄河大桥段建成通车;省港口集团、机场管理集团组建完成。前三季度,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33.7亿元,同比增长24%。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新开工老旧小区16万户,开工率80%;棚户区基本建成17.1万套,建成率158.2%,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围绕“根治水患、防治干旱”,全面展开灾后水利工程建设,庄里水库、黄水东调二期工程、峡山水库胶东调蓄战略水源地主体工程基本完工,18个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61座大中型病险水闸完成主体工程。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十百千”工程全面启动,筛选两批156个美丽村居建设试点村庄,全省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9600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772亿元,已分配下达398亿元;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首批65个入库项目获批贷款273.6亿元。二是“海洋强省”建设进展顺利。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评审认定63家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总数达到107家。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32个,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三是区域发展新机制加快建立。积极对接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中原经济区发展,制定了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谋划构建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三圈”区域发展新格局;以乡村振兴为突破口,召开突破菏泽现场推进会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各项政策加快落实。

  一是重点持续推进。加强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和“一次办好”,省级新取消行政事项10项,承接下放管理层级行政事项9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前三季度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007.5万户,增长15.2%。新登记市场主体163.2万户,增长40.2%;其中,新登记企业52.9万户,增长33.9%。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步伐加快,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07万亿元,利润总额520亿元。持续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一般工商业电价等领域价格,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宅“三权分置”试点在全国率先启动。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亩产效益”资源市场化配置试点全面铺开。二是对外不断深化。中国(山东)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审议通过,型经济新优势加快塑造。加大重点潜力市场开拓力度,对“一带一”沿线%,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8.5%,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商出口19.2亿元,增长51.5%。“双招双引”成效进一步,实际使用外资84.3亿美元,增长5.4%;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705家,同比增长10.3%。“齐鲁号”欧亚班列量质齐升,累计发行791列。

  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金安工程”建设全力推进,继续清理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二是污染防治方面,深入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打好八场标志性战役,渤海区域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水质取得新进展。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25%,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压减煤炭消费工作深入推进,对全省重点耗煤企业煤炭消费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各市压减细化方案和重点工程加快落实。三是精准脱贫方面,着力解决“两不愁障”突出问题,全省各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70亿元,1551个产业扶贫项目已开工1070个。黄河滩区迁建累计下达投资计划226.6亿元,27个外迁社区和28个新建村台全部开工,99个旧村台开工15个,473公里撤离道完工352公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全面展开。

  前三季度,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为6422亿元,占比达到79.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54元,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79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2元,增长8.8%,继续实现“两个高于”。民生领域投资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增长9.0%,同比提高17.7个百分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投资分别增长20.0%和19.8%;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增长1.2倍,同比提高68.6个百分点。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6384.9亿元,增长14.2%。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全省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35.4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8547.5亿元,同比增长12.1%,第二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收官。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加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组建完成,康复大学筹建进展顺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巩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当前,山东发展态势趋暖、发展机遇叠加、发展平台汇聚、发展后劲增强,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下步,山东将把稳增长作为当前的首要职责,坚定信心、忍住阵痛、积极作为,统筹抓好“六稳”工作,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在稳定工业运行上冲刺发力。工业生产加压赶上,筛选1000户重点企业建设大型企业运行监测系统,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依规加快停产企业复工,力争错峰生产行业企业数量最小化。集中开展技术攻坚行动,深化“零增地”技改项目审批方式,年内完成技改投资2000亿元以上。出台励和办法,加快推进“小升规”工作。抓好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实施。

  (二)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冲刺发力。有效投资抢前推进,把重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技术项目、“双招双引”项目、民生改善项目为更多实物工作量。全面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梳理2018年以来全省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清单,统一调度分析、督导推进。启动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现场观摩。集中破解“双招双引”项目不精准、难落地问题,建立省市县项目论证评估机制,落实好“五个一视同仁”(内资外资一视同仁,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外来本土一视同仁,大小企业一视同仁,新老企业一视同仁)的要求,实现高质量招引。发挥“五个一”(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一线连通,一次办结)协调推进机制作用,加快项目审批手续办理进度,全力保障项目加快落地。

  (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冲刺发力。对总投资1.99万亿元的245个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在建和开展前期项目,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会商、一月一反馈”,全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加快实施灾后水利建设工程。抓好老旧小区,提升小区水电气和光纤等,有条件的加装电梯、配建停车设施,将社区医疗、养老、家政等生活设施一并纳入范围。

  (四)在激发消费潜力上冲刺发力。消费需求挖潜激活,集中抓好《大力拓展消费市场加快塑造内需驱动型经济新优势的意见》落实,加快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大力推进供应链创新、城乡高效配送等国家级试点,研究制定步行街提升、促进夜间消费等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引导促进境外消费回流的政策,推进免税店设立等相关。抓住用好四季度消费旺季的机遇,继续开展“山东人游山东”活动,繁荣假日经济,推动消费升级换代。

  (五)在提高对外贸易水平上冲刺发力。对外贸易稳旧拓新,把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以上,快速推进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调度外资大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聚焦“十强”产业,再谋划储备一批带动力强的外资项目。加大对重点潜力市场的开拓力度,支持各市瞄准重点市场深耕细作。

  (六)在督导落实上冲刺发力。抓好政策措施落实,彻底清除“中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按照“工作落实年”要求,全面梳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情况,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大盘点、大改进。发挥好省委、省重点工作专项督查作用,向省直各部门、单位和各市、县压实压紧工作责任,一对一制定解决方案,重点破解政策落实走形变样、项目落地慢落地难等突出问题矛盾。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必须咬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抓实稳增长各项举措,努力实现符合新发展、实打实、高质量的发展。一是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倍增计划,完成30个“雁阵型”产业集群和50个领军企业入库培育工作,11月底前出台制造业升级方案。聚焦“十强”产业,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策划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推动企业进区入园。启动实施“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行动,组织实施150项大科学计划项目,安排200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二是推进“四区建设”持续扩大。实施好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重点抓好112项试点任务。加快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拓展国际物流、商贸文旅、双向投资等领域合作。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选择54家经济开发区,开展“管委会+”和“亩产效益评价”等试点。整改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从体制机制、产业定位、功能创新等方面推动发展跃升。三是加快流程再造深化重点领域。重构行政许可和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推行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年底前出台代建制办法、稳评办法等投资管理制度。出台新版国资管理权责清单,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示范工程。制定《省属企业三项制度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增量配电业务试点,探索建立区域综合水价制度。改进土地供应方式,对闲置浪费、低效利用土地较多的市县出台约束举措。破解融资难题,梳理优质企业和项目,搞好银企对接,帮助企业增加授信。四是推动重大战略实施见效。集中力量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美丽村居“四一三”行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程。认定一批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和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筹备办好国际海洋城市市长论坛等重大活动。研究制定我省黄河流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五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出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年内基本完成外迁安置社区主体工程和新建村台建设,筑堤工程全面开工。强力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全面启动设区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好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确保完成煤炭消费压减年度任务。六是抓好民生实事落地。切实做好稳就业工作,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稳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加强清洁取暖和天然气产供储销建设,切实抓好146万户煤改气、煤改电工程,保障采暖季能源供应,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抓好商品保供稳价,做好粮油肉蛋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要一刻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持续开展道交通安全整治,加强食品药品、消防和危爆物品安全监管,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新发展,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紧盯难点堵点痛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了经济运行平稳增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服务业主导作用突出。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前三季度服务业占比超过一半,对P增长贡献率为77.0%,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商业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点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是消费升级特征明显。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升,新消费增长点不断凸显。前三季度,文旅活动、夜经济助推餐饮市场走旺,实现餐饮收入增长9.8%。网络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8.8%。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6%,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

  三是“四新”经济快速成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对经济推动作用逐步。前三季度,“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43.1%,比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新动能项目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材料、高端化工施工项目个数占全部制造业比重69.8%,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

  四是产业链向优质高端拓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加快“万项技改”,推动“万企转型”,今年以来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项目6543个,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向优质高端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4.6%和3.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电子及通信系统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势。高品质、工艺先进的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

  可以说,当前经济发展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为我省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奠定了基础和有力保障。对下步走势,我们认为,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处在合理区间的总基调没有变。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既要看到眼前的困难挑战,更要多从大局、从长远看到众多有利因素正在汇聚。

  一是从发展模式看,动能转换深入推进,创新动力较足。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腾笼换鸟、企业提质增效的动力持续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消费升级带动明显,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加快。各地充分利用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中国(山东)自贸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战略叠加机遇期,加快高新产业发展。国际市场开拓步伐加快,外贸多元化水平提升,前三季度对“一带一”沿线国家,对欧盟、东盟出口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二是从发展保障看,基础要素有效集聚,高质量发展支撑力较足。当前,我省持续加大基础民生投资,持续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在不断累积。最为显著的表现是基础设施投资连续5个月回暖,比年内最低点回升10.9个百分点。民生领域投资明显加快,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增量为去年全年的1.3 倍。随着我省放管服的不断推进,营商有了明显改善。这些都为我省下阶段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是从发展预期看,政策红利持续,稳增长的信心较足。减税降费成效持续,截止9月份,全省新增减税占同期全省税收收入的11.2%。经营成本持续降低,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市场活跃度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企业预期保持稳定,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1.6和123.9,均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前三季度为2.6%。这表明市场预期总体表现良好,企业发展信心较为充足,全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

  前三季度,我省服务业发展表现突出,服务业比重、贡献持续提升。全省经济能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服务业可以说起到了“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近两年来,我省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过程中,积极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业在稳定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招商引资、民生就业等方面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是引领经济增长。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全省经济带动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增长8.8%;占P比重达到50.8%,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0%,比上半年提高3个百分点。

  二是引领动能转换。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新动能加快涌现,服务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1-8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2.8%、13.0%、22.4%,三大行业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0%,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三是引领招商引资。前三季度,服务业投资增长3.0%,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占比达到67.8%,比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8.9%,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高速增长,达到74%。

  四是引领民生就业。旅游、文化等幸福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推动民生改善。国庆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69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9.5亿元,分别增长7.6%和9.5%。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主阵地,从业人员薪酬水平显著提升。8月末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用工人数增长1.8%,人均月薪酬增长9.8%。

  前三季度,山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涨幅同比扩大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7.1%,涨幅同比扩大5.2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升约1.35个百分点,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猪肉价格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升约0.62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生产周期及“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生猪产能持续低位运行,养殖户惜售心理加重,市场供应不足,前三季度猪肉价格累计上涨27.3%;9月份当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78.3%,涨幅创近12年来新高。为缓解肉类供求紧张的局面,我省加大了肉类产品的进口,前三季度进口猪肉近23万吨,增加91%。随着稳定生猪生产的一系列措施的落实,猪肉市场供求关系紧张的形势会逐步缓解,价格也会回归到正常区间。

  前三季度,食品中鲜瓜果和鲜菜价格上涨也较快。鲜瓜果主要是苹果、梨等主产区受冻害、冰雹等恶劣天气影响大幅减产,市场供应减少,而居民对水果的消费需求标准不降反升,双重因素推动鲜瓜果价格上涨19.0%;鲜菜价格受高温、多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使得蔬菜生长、运输受阻,价格上涨3.5%。猪肉、鲜瓜果、鲜菜,这三者的价格上涨拉动食品类价格上升约5.6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升约1.04个百分点。

  影响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带动部分服务项目提质提价。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为适应居民升级的消费需求,商家更加注重提高商品和服务的品质化、个性化等附加价值,价格也随之上涨。前三季度,我省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升约0.83个百分点。其中,养老服务、家政服务、旅游、教育服务价格上涨共同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升约0.27个百分点。

  一是围绕重大项目抓调度推进。全面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梳理2018年以来全省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清单,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动态数据共享平台,纳入项目管理服务平台,统一调度分析、督导推进,每月通报各市项目推进情况。对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和省重点项目实行月调度、月分析、月报告,对进展缓慢的市进行了约谈,共同分析问题,研究推进措施。截至9月底,两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完成投资16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0%;10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849亿元,预计均能够完成2000亿元和900亿元的年度投资任务。

  二是围绕基础设施抓建设提速。省发改委会同省交通厅、水利厅、能源局及相关企业,对全省245个、总投资1.99万亿元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作了全面梳理,明确了项目提速清单,实行逐月调度会商,全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确保97个在建项目提前完工37个,55个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提前开工18个。其中,新开工建设济莱高铁、郑济高铁山东段、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和黄台联络线项目,鲁南高铁日照至曲阜段建成通车;新开工建设濮阳至阳新菏泽段等高速公项目,青兰高速东阿至聊城等建成通车。

  三是围绕项目落地抓要素保障。省发改委牵头建立了服务重大项目落地“五个一”协调推进机制,截至10月16日,已调度了两批需要省级层面审批和协调推进的省重点项目和优选项目等19个,总投资1439.4亿元,帮助解决难点问题20个。加快项目审批手续办理进度,切实提速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用能、环评、水土保持等报批审批。按照“减量替代是常态、等量替代是例外”的原则,针对新上项目能耗、土地等瓶颈制约,研究支持各市“先立后破”的政策举措。强化要素资源省级统筹,制定实施《全省重大项目建设能耗土地指标保障办法》,每年预留不少于国家下达我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的40%,计划今明两年从国家下达的能源消费增量指标省级统筹部分,用于保障全省重大项目建设。

  从目前看,随着城乡居民增收加快,消费不断改善,我省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新消费增长点不断凸显,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6%,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文旅活动、夜经济助推餐饮市场走旺,实现餐饮收入增长9.8%;农村电商快速崛起,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8.8%;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等零售额分别增长1.0倍、37%;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加快,全省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长14.0%和12.8%,增速分别高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2和5.0个百分点。

  省委、省高度重视扩大消费工作,制定出台了《大力拓展消费市场加快塑造内需驱动型经济新优势的意见》12条措施,同时进一步细化分解为65个重点任务92条具体举措,加快促进新的消费热点形成。下步,将围绕消费供给侧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供应链创新、城乡高效配送等国家级试点,研究制定步行街提升、促进夜间消费等政策措施。确定我省家政服务业试点城市和示范企业名单,开展“领跑者”行动试点,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印发健康山东行动三年计划,实施新一轮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二是研究制定引导促进境外消费回流的政策,推进免税店设立等相关。落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过渡期后监管方案,支持有条件的综合保税区开展跨境电商“1210”保税进口业务,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三是鼓励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发布《首购创新产品推广目录》,以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数控机床等行业为突破口,提升整机企业省内配套率和配套额。同时,抓住用好四季度消费旺季的机遇,集中推介山东特色农产品销售,继续开展“山东人游山东”活动,研究吸引入鲁冬季旅游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