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IT产业动态

【刘慧悦】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演进:径选择与结构优化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12-12 9:37:41 人气:

  本文以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为基础,从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演变轨迹与径选择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特点和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所造成的结果——产业结构优化与层次分化。最后,结合次贷危机后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出现的新变化,文章提出东南亚应当根据各自在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层次进行战略设计,推动产业结构再升级。

  产业转移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狭义的产业转移侧重于解释企业部分生产功能从原产地的脱离和转移。广义的产业转移则强调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区域之间因比较优势此消彼长而导致的产业区位在空间上的重构[1]。一直以来,东南亚地区是国际区域产业转移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东南亚地区相继开始工业化进程,并逐渐实现了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虽然各经济体的发展呈现出不同态势,但随着东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依然保持着紧密的内部联系。“雁行模式”形象直观地描述了这一阶段东南亚地区产业发展和转移的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东南亚积极谋求区域内双边贸易的签署,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区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引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区域内的产业分工格局处于时时发展变化之中。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产业回迁”战略给全球的产业升级带来重要影响,中国的代工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日渐式微,同时,“一带一”也将东南亚地区置于发展重心。这些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都给东南亚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诸多影响,本文将东南亚作为区域整体来看待,是基于以上所述东南亚地区存在的地缘经济基本特点:不论从地理区位上看,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上看,东南亚区域内的经济要素及其分布是密切结合的[2]。但东南亚区域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本文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也会兼顾地缘经济体的个性和共性。总的来说,了解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帮助我们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寻找重要机会。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经济现象之一。国际分工是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而国际产业转移则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合理国际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其中包括:赤松要提出的“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Model,FGM) 验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以梯次转移为本质的产业转移模式[3]。弗农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认为伴随着产品周期的不同,国家之间在比较优势作用下,产业转移随之出现[4]。小岛清提出产业扩张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按照投资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进行,而东道国则应按照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5]。总的来看,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主要都是从比较优势进行分析。

  对于东南亚产业转移的现象,国际学术界也进行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研究。一般认为,全球产业分工的专业化始于美国和日本两国电子产业的发展,东南亚国家相比拉美、非洲等地区的国家投资较好,因此,承接了更多的发达国家电子制造产业的生产环节,但生产过程还是由美日等国的企业控制[6]。相对于美国,日本部分产业对东南亚的依赖更为严重,特别是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升值使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因此,日本企业逐渐将生产工厂迁移到制造成本较低的国家,开始是韩国、、新加坡,之后是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目前,日本在亚洲区域的对外投资占比超过六成,其中东南亚地区占比24%[7]。越来越多复杂的生产环节和整体供应链管理已经逐渐在东南亚国家升级,并且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大幅增加[8]。同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的新加坡则成为地区原创设计、模具制作和总部服务中心[9]。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南亚原本小作坊式的企业已经成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拥有自己的研发和设计能力[10]。此时,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已经不再是简单承接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订单,而是成为今天意义上的“亚洲工厂”[11]。

  我国对于东南亚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讨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且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研究,此时东盟国家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探索新的出。区域内重化工业有一定发展,但在工业中仍占较小的比重,产业结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12]。1997年金融风暴的教训说明东南亚产业的发展要以比较优势为主导[13]。21世纪之后,更多的研究侧重于从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关系的角度对东南亚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结论说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通过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积极参与区域内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的调整[14]。在《中国—东盟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开始生效的背景下,王勤详细介绍了东南亚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呈现出的整体变化趋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此外,还结合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对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分别进行了描述[15]。目前看来,我国学界直接针对东南亚产业转移的研究还不多,且主要侧重于某一具体领域的转移现状及趋势预测,对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整体上的演变径、特征和模式等分析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整体演变轨迹、在产业转移中的径选择,并进而探讨东南亚国家产业迁移导致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层次分化,以期从整体上把握东南亚及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东南亚制造业的发展得益于承接中国沿海地区代加工制造工厂的转移,事实上,东南亚部分国家制造业的兴起要早于中国。继19世纪60年代日本发展起来之后,随着日本自身产业升级及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日本以领导者的身份影响并带动了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及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东亚各经济体纷纷掀起了工业化浪潮,经济高速增长在东亚各个经济体之间传递,整个东亚呈现出“雁行”发展模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20世纪70年代初期,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东亚雁群的“头雁”日本受到严重打击,加之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国内市场有限,继续发展重化工业已经比较优势,因而日本开始将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以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转移,自身则转向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一时期,东盟几个主要国家顺利承接轻纺工业,并积极向出口导向工业化发展战略。到80年代中期,由于初级产品出口价格下跌,外部汇率上升,资本流入减少,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面临严重的贸易收支不平衡问题,促使积极出台如免税政策、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等新的经济政策,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尤其在1987至1991年间,吸引了大量国外直接投资。这是东南亚区域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其特征和国家策略如表1所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爆发的金融风暴使得累积资本迅速抽逃,东南亚区域内生产分工体系出现了显著变化,由以产业间分工为基础的“雁行模式”向以产业内乃至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网络型”模式演进[16]。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出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全套型的产业结构,逐渐融入东亚区域的生产分工中,受到东亚各个经济体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南亚相对发达国家感受到由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带来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发现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它们既希望利用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又期望进入中国广阔的市场,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其他经济体。同时,东南亚国家认识到实体经济发展必须以金融发展作为支撑,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结构低级、单一有很大关系,因此出台的经济政策侧重于在放松资本市场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发展。东南亚区域第二次产业迁移的特征和国家策略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具体参见TakumaTakahashi、冯月秋:《金融危机与产业政策──东南亚国家案例分析》,《导报》1997年第11期;王勤:《东盟5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国际比较》,《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6期;王勤:《跨入21世纪后的东南亚经济》,《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4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产业转移性质发生明显变化,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已不再是大趋势,取而代之的是依据产业链垂直与水平分工并存的区域生产网络下的生产工序或生产环节的转移。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显著。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TTIP)等跨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强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应对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东南亚国家积极推动贸易区的建设,发展与完善新型生产分工与贸易体系,区域内出现第三次产业转移。第三次产业转移的特征和国家策略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具体参见王勤《当代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进程与格局变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信息门户,

  由上所述,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南亚国家经历了三次产业转移。实际上,从东南亚产业转移的历史轨迹上来看,并不能将每一阶段和每个国家的产业迁移界限进行明确的划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交叉反复现象。但整体而言,除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第二次产业转移之外,在几十年的产业转移进程中,东南亚国家主要以承接扩张性外迁为主,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从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直接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二是中国发展起来后,发达国家从企业的利益角度出发,为了实现更低的成本投入,取消在中国的工厂建设计划或分批逐次关闭在中国的老工厂,将工厂转移到东南亚区域。虽然多数东南亚国家都积极应对产业迁移的形势变化,但区域内各经济体产业迁移的存在层次特征。首先,从空间转移的次序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转移是沿着“日本→NIEs[17]→东盟四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东南亚其他国家”这样的次序发生的,主要表现出下行流迁移的特征,即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转移是依次进行的,先发生在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地区,之后再向区域内其他地区转移。其次,从产业转移的次序来看,东南亚地区虽然要素禀赋不同,但区域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次序大体为“纺织→钢铁→机械→电子”等,即首先从关联度较弱的产业开始,但是这类产业转移速度较慢,之后关联度较强的产业才在区域内转移,但转移的速度较快 。因此,国际产业转移发生以来,东南亚国家的产业发展在空间分布和资源配置上都出现趋异现象,产业的层次特征逐渐显著起来。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已经有四五十年的过程,而转移的径也从最初传统的国际贸易逐步扩展到现代的外商直接投资、外包、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是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方式,是东南亚国家参与产业转移的主要径。从外商投资情况来看,2014年东南亚十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1362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上升15.7%,是1990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10.4倍[18]。 2013年,东南亚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十大来源地分别是日本、东盟、荷兰、英国、中国、中国、美国、韩国、比利时和,十大投资来源地投资比重占东南亚国家吸收FDI总比重的74%。2003年至2014年东南亚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如图1所示。2013年东南亚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十大来源地如图2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除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以外,东南亚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量持续增加,并且区域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不均衡,其中,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是吸引外资的最主要区域,而缅甸、老挝、文莱、东帝汶和柬埔寨在过去的20年中在区域内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径承接产业转移不明显。从图2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看,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投资者集中在东亚地区,这说明以外商直接投资为径引导的产业转移是以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和分工合作为主的。

  说明:经计算,2003—2014年柬埔寨、缅甸、老挝、文莱、东帝汶5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在区域内所占比重约为1%-8%,由于比重过小,图中无法精确表示,故只列出主要国家。

  此外,国际贸易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国际贸易在资源配置中具有重要作用,进出口结构和规模的变化会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影响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大小,也引导着一国产业格局的变化。1970—2014年东南亚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量变化如图3。由图3可以看出,东南亚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快速增长,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全球经济都出现衰退,但是该地区进出口贸易额却出现激增。这从侧面说明该地区在金融危机之后出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此同时,东南亚在对外贸易中也存在不均衡现象,图4是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中可看出,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六国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更为频繁。笔者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这六个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到东南亚国家的92%以上。

  说明:经计算2003—2014年柬埔寨、缅甸、老挝、文莱、东帝汶5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区域内所占比重为1%-7%,由于比重过小,图中无法精确表示,故只列出主要国家。

  国际外包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或是合同协议的方式将企业部分业务进行转移,外包的方式分为制造业外包和服务外包,是企业将其非核心业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再分配。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转移与升级的加速,东南亚地区积极利用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其中承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最多的国家是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据统计,截至2016年,菲律宾的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外包(IT-BPO)产业预计将有130万名员工,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行业年收入将达到25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19]。欧司朗(Osrum)、摩托罗拉(Motorola)和阿尔特拉(Altera)公司的区域研发中心设置在马来西亚。英特尔(Intel)公司也在马来西亚拥有三个全球研发设计中心,设计和开发的Atom芯片是上网本的核心[20]。而越南由于它低廉的成本优势也成为承接服务外包的主要国家之一[21]。整体来看,传统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最主要的国际产业转移径,通过外包形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东南亚地区还未成规模。但随着东南亚国家科技企业的逐渐兴起,外包形式将成为东南亚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四东南亚国家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与层次分化综上所述,东南亚国家经历了三次产业转移,虽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国家比较优势、径选择和应对策略有所不同,发展情况也存在差异,但对于多数国家而言,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之后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第三产业在P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这说明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结构高级化的特性。20世纪90年代之后东南亚国家产业结构的具体变化情况见表4。东南亚国家在全球产业转移中逐渐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因为其具备了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资源方面,东南亚国家劳动成本较低,尤其是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在能够提供充足劳动力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教育,劳工素质较之前明显有了较大提升。二是自然资源方面,东南亚国家普遍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印尼、泰国、马来西亚都是橡胶生产大国,印尼还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缅甸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锡、钨、金、银等,宝石、玉石产量界享有盛誉。同时,缅甸的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为50%左右,河流密布,水力资源虽极为丰富,但由于缺少水利设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在缅甸,50%以上的外国投资项目都与其资源相关[22]。三是政策方面,相较于过去较为严格的对外政策,近年来,东南亚也开始放宽海关,如泰国汽车制造业已经取消对外国零部件的进口,嵌入东盟和中国的制造业流水线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23]。

  根据前述分析,虽然东南亚国家大多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但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均衡,因为对不同国家而言,自身具有的产业结构与比较优势各不相同,而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合理化和高统一的过程。因此,区域的发展要根据的发展水平、禀赋差异,实现的专业性和协同性,最终实现区域的差异化协同效应。产业升级并非一定是产业的全面发展,在区域的产业结构中处于一个重要节点也可促进一国的产业升级。总的来看,东南亚国家的产业发展可以按照出口商品类别的不同层次进行划分。东南亚虽然地理相近,资源优势类似,但制造业等各行业发展水平不同,在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中产品出口的层次存在差异。表5说明东南亚5国出口贸易的各类产品所占比重。

  从表5可以看出,新加坡目前的商品出口侧重于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中间商品和最终商品所占比重占到商品出口总类别的98%以上。从过去20年的发展来看,新加坡在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中逐渐站稳脚跟,已经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了自身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在东南亚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属于第一层次。而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尼四个国家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工业,是东南亚地区的产品加工装配,产业结构也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贸易的结合程度不断深化,生产的加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属于区域产业发展的第二层次。而其他东南亚国家,如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在东南亚国家中经济总量较小,目前主要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低廉的劳动力优势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在产业升级的层次中处于第三层次。表6列出了东南亚5国主要出口商品类型和出口中国的主要商品类型,可以看出,虽然的产业相似度较高,但区域间的分工深化使得具备各自的比较优势。

  虽然目前来看,多数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从属地位,位于价值链的低端,难以实现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的递进,但实际上,贸易的层次分工仍有助于区域生产技术的提升,通过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大对尖端科技的投资,经过“学习→消化→吸收→创新”,可以为自己的专利科技,完成整套设备的自主化、国产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已经在逐渐的吸收过程中向产业链的更高层次攀升。因此,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东南亚应当根据本国在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层次,在产业链的拆分和整合过程寻找产业的战略定位,不仅要关注本国的要素禀赋,也要关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要素流动和成本的差异,关注产业链中的价值增值环节,加强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进行制造业的再布局和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循环。其次,东南亚应集群式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加速规模经济的形成。在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中,应当在以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领域,将关联性较高的若干企业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进行集聚。中国一直以来注重与东南亚国家共建工业园区,目前中国已经在东盟的八个国家(除菲律宾与新加坡外)共建工业园区23个,共吸引了421家中国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达51.5亿美元,实现产值213.9亿美元。共建的产业园区包括: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越南龙江工业园、印尼—中国综合产业园等等,这些园区的经济效益也已经初步[24]。同时,东南亚应当加快高新技术研发的脚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人才,打造业界标杆,从而一定程度上控制整个产业链,由此获得产品利润分配的控制权。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世界性的经济衰退重创了全球实体经济,此前“去工业化”的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开始重新审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衡的重要性,推出“再工业化”战略来改善国内制造业“空心”的尴尬局面。随着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的劳动力、土地成本大幅上升,对外资吸引力有所下降,优势逐渐减弱,这些为东南亚加速崛起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在东南亚地区,作为生产的三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无不具有相当的成本优势;为了鼓励外资进入,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企业投资,东南亚也正在大力投资公、电厂、通讯等基础设施,推出相关优惠政策。但是,东南亚国家继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东南亚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隐性成本”(如关税、运输费等)较高,效率较低;同时,东南亚地区的存在不稳定因素,具有潜在风险。总的来说,虽然东南亚国家的产业结构仍呈现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特点[25],但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东南亚国家的产业也在不断地演变更替,在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逐渐突显出来。次贷危机之后,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出现新变化,中国的和平崛起也给东南亚国家的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东南亚应清晰地认识自身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特征,利用独特的要素禀赋,在区域产业链和国际产业链中提升地位,挖掘合作潜力,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共赢。

  [1]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第9期。

  [2] 苏东辉、骆华松、蔡定昆:《区外大国与东南亚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分析》,《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第1期。

  [13]林毅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经济科学》1998年第2期。

  [17]亚洲“四小龙”。在1988年召开的七国首脑会议上,与会首脑提出来了用“NIEs”取代“NICs”,并以此特指亚洲“四小龙”。

  [18]东盟秘书处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东盟投资报告2015:基础设施投资与互联互通》,2015-11-23,

  [19]陈玥如:《中国、印度和菲律宾三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比较》,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月末版)2014年第7期。

  [20]东盟秘书处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东盟投资报告2015:基础设施投资与互联互通》,2015-11-23,

  [24]《中国—东盟产业园遍地开花,各方探索产能合作新径》,中国新闻网,2016年6月2日,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